與會代表倡議,成立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產業聯盟,通過強強合作,優勢互補,使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產業化工作邁上新臺階。
7月29~30日,“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產業化研討會”在深圳舉行,農業部、廣東省、中國農科院以及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倡議,聯合國內各相關單位,成立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產業聯盟,維護行業整體利益,規范行業行為,通過強強合作,優勢互補,以抗衡國外跨國公司的競爭,使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產業化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國產轉基因抗蟲棉是我院生物技術所郭三堆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經過艱苦攻關培育成功的,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擁有轉基因抗蟲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之后,課題組又將兩個殺蟲機理不同的基因同時導入棉花,獲得了雙價基因抗蟲棉植株,成為我國農業領域為數不多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項目。2001年12月,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的核心技術專利“編碼殺蟲蛋白質融合基因和表達載體及其應用”,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中國專利金獎,進一步擴大了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的國際影響。
為使國產抗蟲棉盡快應用于生產,1998年,在科技部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生物技術所和深圳市東方明珠公司等共同發起并組建了面向全國的農業生物高科技企業——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全面組織實施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產業化工作。該公司在以優質高產轉基因抗蟲棉產品為龍頭,以大型企業集團為主體,以知識產權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科研單位為技術依托的總體產業化思路下,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初具規模的覆蓋全國各主要棉區的抗蟲棉產業化網絡,同時,創世紀公司還與國內各大種業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進國產抗蟲棉的產業化。目前,創世紀公司已經與印度和緬甸開展了合作,正在洽談的還有巴基斯坦、越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使我國國產抗蟲棉開始大踏步走向國際市場。
目前,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的殺蟲能力達到80%以上,可減少農藥使用量80%左右,棉農種植抗蟲棉每畝增加的收益約為140元。國產抗蟲棉至今累計產生的效益已超過50億元。2002年,我國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1788萬畝,占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的1/4以上。今年的種植面積已突破2000萬畝,保守估計增加經濟效益28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