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種植技術手冊與掛圖系列科普讀物,是按我國玉米優勢產業區劃,立足各玉米產區自然生態特點分區域、分冊編寫,地域針對性強。創作前期進行了大量的需求調研工作,根據需求組織內容,技術針對性強。采用圖書、掛圖、明白紙等多種形式,滿足種植戶、基層農技推廣人員、職業農民培訓等差異化需求,受眾針對性強。玉米科研、技術推廣和科普創作有機結合,組織玉米生產相關領域不同學科、不同產區的眾多專家聯合創作,準確把握了玉米產業發展方向和區域玉米生產特點,保證了作品的科學性和技術的準確性。此外,創作過程中還充分考慮玉米種植戶、基層農技人員的閱讀習慣、理解能力和思維方式,在內容上,從玉米生產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逆境與災害、病蟲草害、生長異常問題與現象出發;編排上,創新編寫體歷,按玉米生產管理流程和環節,分模塊編制并有機整合,將技術要點和閱讀習慣結合;采用圖文對照方式,精選了3266張圖片再現生產情景,強化了識別、診斷與管理決策,易學易用、實用性強。
該系列科普讀物創作過程中充分征求種植戶和基層農技人員意見,出版前請讀者先看,把對讀者是否有用作為作品的評價標準。出版后努力探索農業科普傳播渠道,發揮政府公益性項目推動作用,以作品的影響力吸引中化化肥、北京金色農華種業、中種國際等有關涉農企業以本作品為載體履行社會責任,充分利用圖書發行網絡,使作品進農家、進田間、進學校,起到了很好的普及效果,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截至2014年10月,玉米種植技術手冊和掛圖已分別再版1次,手冊重印11次,合計出版52萬冊;掛圖重印8次,合計157.4萬張,推廣應用至我國所有玉米產區。此外,云南農科院還將《西南玉米田間種植手冊》翻譯為英文出版,作為面向東南亞和非洲的農業交流和培訓用書;《北方春玉米田間種植手冊與掛圖》被翻譯為蒙文,《西北灌溉玉米田間種植手冊及掛圖》分別被翻譯為維吾爾文和哈薩克文,在少數民族地區宣傳和普及現代玉米生產技術。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為中國科普創作領域的最高獎項,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用于表彰獎勵優秀科普作品的作者和出版制作機構。(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