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創新課題組以多年表現穩定的低鎘稻米材料為基礎,與控制稻米營養元素鋅和硒含量的主效數量遺傳位點聚合,結合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創制了具有低鎘高鋅和低鎘高硒的水稻育種新材料。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植物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
據高振宇研究員介紹,課題組通過多年兩地實驗,驗證了染色體片段代換系CSSL(GCC7)的稻米中鎘含量比對照93-11顯著降低,而錳含量有所提高。進一步解析發現,代換系植株的高錳低鎘稻米是由于2個相鄰主效遺傳位點的不同功能造成的:控制鎘含量遺傳位點的培矮64s等位型使稻米的鎘含量下降,而另一控制錳含量遺傳位點的培矮64s等位型則使稻米的錳含量上升。研究人員以該代換系作為核心材料,與高鋅稻米代換系CSSL(GZC6)和高硒稻米代換系CSSL(GSC5)分別進行雜交,在后代中通過分子標記篩選出聚合材料CSSL(GCC7+GZC6)和CSSL(GCC7+GSC6)。它們的重要農藝性狀與超級雜交稻親本93-11相近,稻米營養品質則表現為低鎘高鋅和低鎘高硒,在水稻品質育種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通訊員 陳鎏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