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西南大學和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柑桔優勢區域黃龍病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聯盟(以下簡稱柑桔黃龍病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西省贛州市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領導小組副組長陳萌山,江西省副省長吳曉軍,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黨委書記魏啟文,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陳友權,西南大學副校長周常勇等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農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長梅旭榮主持。
陳萌山指出,黃龍病是柑桔的毀滅性病害,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領導小組高度重視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協同創新工作。柑桔黃龍病聯盟的成立是柑橘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客觀需要,有利于推進產業扶貧,實現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是履行科技使命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在支撐產業、厚植基礎、引領產業三個方面加快協同創新,實現我國柑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創新工作機制的現實需要,有利于解決各自為戰、各地為戰、低水平重復的科研弊端,實現科研“一盤棋”、創新“一條龍”、服務“一體化”的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全新工作機制。
陳萌山強調,柑桔黃龍病聯盟要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在破解科學問題方面,要盡快解決黃龍病菌分離培養這一世界性難題,掌握不同生態區域柑桔木虱發生消長成災機制及其抗藥性現狀,探明病原-媒介昆蟲-寄主互作機制;在解決技術難題方面,要盡快實現黃龍病田間快速診斷、木虱監測預警技術體系和農藥、天敵飼養及釋放等技術的突破;要積極探索和集成適合不同流行區域的黃龍病防控的方法和模式,形成全國一盤棋的綜合解決方案。
陳萌山要求,柑桔黃龍病聯盟要發揮獨特作用,落實工作推進措施。一是建立開放的聯合攻關團隊,實現專家團隊成員跨專業、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組合,提高創新效率;二是落實協同創新工作經費,優化配置科技資源,加強資金整合;三是建立高效的運行管理和考核評價機制,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確保柑桔黃龍病聯盟創新工作有序開展;四是加強技術落地示范和推廣宣傳,布局建立一批固定開放的展示示范基地,開展現場觀摩活動,切實發揮示范基地的帶頭引領作用。
吳曉軍在致辭中指出,柑桔黃龍病聯盟凝聚了科技界的骨干力量,對地方產業創新和發展有很大作用,必將推動我國柑橘產業邁上新臺階,為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增加新動力。
會上,柑桔黃龍病聯盟與贛南、湘南、桂北等柑桔優勢區域的地市級農業管理部門簽訂了協議,共同開展防控機制創新以及技術措施的落實與示范。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前往贛縣王母渡鎮潭埠柑桔基地進行了現場觀摩,實地了解柑桔黃龍病防控技術應用與效果。
據悉,柑桔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果,現有種植面積近3800萬畝,位居世界第一,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是南方丘陵地區、邊遠地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物。柑桔黃龍病是全球柑桔種植中的毀滅性病害,可防可控但暫時不可治,嚴重流行時常使大片柑桔林趨于毀滅。近年來,該病在我國南方10個省區的約289個縣(市)不同程度發生,對柑桔產業造成了重大損失。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針對目前我國柑桔優勢區域黃龍病流行的巨大危害,整合國內多家科研院所的優勢力量開展協同攻關,旨在構建黃龍病持續治理技術體系,集成不同區域可復制、可推廣的綜合防控技術模式并落地示范,有效遏制柑桔主產區黃龍病擴散蔓延,全力保障我國柑桔產業安全。
來自西南大學,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生物所,江西省農科院和江西省農業廳等全國60余家涉農高校、農業管理部門、技術推廣單位和企業單位的領導、專家和產業代表參加了會議。(通訊員 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