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
煙草研究所對一個白莖突變體(ws1)的遺傳分析與基因定位研究獲得重要突破,其研究結果在國際植物分子育種著名刊物《Molecular Breeding》上在線發表。
白肋煙是一種獨特的煙草栽培類型,是馬里蘭煙的一種缺綠突變體,其葉片大而薄,彈性強,組織疏松,填充性好,吸收能力強,在卷煙工業中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近年來,由于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安全性高的低焦油卷煙受到追捧,白肋煙焦油含量低,香吃味好,是低焦油混合型卷煙的主要原料。另外白肋煙在野生煙草向栽培煙草轉移抗病基因方面起橋梁親本的作用,因而在煙草育種上也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探尋白肋煙優良品質的形成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圖1
本研究中的ws1是通過化學EMS誘變中煙100獲得的一個煙草白色莖稈突變體(圖1)。遺傳分析表明,該突變性狀受兩對獨立的隱性核基因(ws1a和ws1b)控制。應用煙草SSR分子標記,在2個獨立的BC1F2分離群體中,分別將這2個基因定位在第5和24連鎖群的特定區間內,與最近SSR標記的遺傳距離分別約為3.96和8.56 cM(厘摩)(圖2)。根據白肋21與ws1相似的植株表型、相同的遺傳方式以及其雜交后代的白莖表型判斷,ws1的突變基因與白肋煙的突變基因應為相同的兩對隱性等位基因。因此,下一步通過對這2個基因的精細定位、圖位克隆和功能分析,可以揭示白肋煙優良品質的形成機制。(通訊員 遲立鵬)

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