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動物食物與營養政策創新團隊揭示了我國食物損耗與浪費的營養和經濟損失,并對減損空間進行不同情景模擬分析。該研究對推動全產業鏈食物減損和食物系統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可持續生產與消費(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上。
我國食物損耗與浪費的營養及經濟損失概況
該研究首次從營養和經濟視角對我國食物損耗與浪費情況進行系統分析,并利用不同減損空間的假設,闡明不同品種不同環節的減損潛力。研究發現,從21種營養素損失評估結果看,我國損耗與浪費的食物可為全體居民提供66天的健康飲食,維生素K、銅和維生素C是損失最嚴重三種營養素。從經濟損失評估結果看,我國食物損耗與浪費造成的經濟損失約1.88萬億元,相當于農業產值的五分之一。該研究可用于識別全產業鏈中的重點食物和關鍵環節,為推動食物減損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
該研究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盧士軍)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55092300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