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2016進展發布暨全球農業大數據與信息服務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農業部黨組成員楊紹品、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出席大會并講話,共同啟動信息服務聯盟系統服務平臺。會議由中國農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唐華俊主持。
據悉,海外農業研究中心是中國農科院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推動農業對外合作的主動作為。重點開展海外農業科學研究、提供海外農業信息服務、培養海外農業人才,為我國農業對外合作提供科技支撐,以更好發揮科研國家隊、決策智囊團作用。目前全院在育種、植物保護、畜牧醫藥、農用機械等領域共有61項新技術和新產品走出國門,走向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力支撐了新時期農業對外合作。會上,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發布了海外農業研究中心2016年工作進展,詳細介紹了海外農業科學研究、農業科技走出去、海外農業信息服務、海外農業人才培養以及牽頭全國性海外農業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情況。
據信息所所長、海外中心主任孫坦介紹,目前國家農業科技創新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已整合1300余萬條農業及相關學科文獻資源,450多個核心農業科學數據集,涵蓋作物科學、畜牧科學、區劃科學、草業科學、農業生物技術等12大類學科領域,實現資源在線下載或1小時快速原文傳遞服務,覆蓋全國農科院系統30多家單位,注冊用戶2萬多個。全球農業大數據與信息服務聯盟將成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農業走出去的國家級農業對外合作活動集散地、經濟政策智囊團和科技信息服務器。
陳萌山在講話中指出,海外農業研究中心2016年工作進展發布和成立“全球農業大數據與信息服務聯盟”都是涉及國家發展全局的大事,非常有意義。作為農業科研的國家隊,中國農科院將秉承“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躍居世界科技高端”的使命責任,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農業對外合作工作的需要,緊緊圍繞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總體布局,更好的凝聚全國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高等院校、農業企業等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協力攻關,把海外中心和大數據與信息服務聯盟辦的更有效率、更有影響、更有作為。
楊紹品強調,當今農業對外合作正處于一個嶄新的階段,此次中國農科院海外研究中心借助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和農業對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集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農業企業等組建全球農業大數據與信息服務聯盟,充分發揮院內外各方智力資源優勢,對于健全農業對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后要充分發揮聯盟作用,加快推動農業對外合作,建立健全海外農業大數據分析平臺,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和服務機制。一要以平臺和聯盟為依托,圍繞農業對外合作需求,逐步建立起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全面服務國家戰略;二要加強關鍵技術研發的針對性,針對重點國家、重點市場,通過與國內外相關科研力量協同創新,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性技術;三要建立科技合作機制的長效性,打造面向全球的技術服務平臺,建立健全農業對外合作的技術咨詢與轉化機制;四要突出科技合作平臺的功能性,立足農業聯合實驗室、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合作園區等載體,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開展共同研發、技術培訓、科研成果示范等活動;五要加強農業對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全面系統開展海外農業信息調查與挖掘利用,為企業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時的信息。
會上,海外中心與20余家農業走出去企業、3家國際組織、5家科研機構現場簽訂合作協議。按照協議,中國農科院將為這些農業走出去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并開展海外農業信息服務,幫助企業進行海外決策。另外,也依托相關企業、科研機構進行更好的海外信息建設和共享。
農業部相關司局和直屬事業單位、國家農業科技數據共享中心、地方農科院、全國農業系統外事協作網單位、重點農業高校、農業走出去企業等代表約160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