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在植物育性生物學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發現一種新的蛋白質修飾方式調節植物育性,該研究豐富了植物育性調控機制,為將來作物遺傳育種提供了新線索和思路。相關研究成果于2017年10月24日在線發表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上。
小泛素類似修飾物(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簡稱SUMO)能共價結合到不同蛋白質上,導致這些底物蛋白活性的變化。在動植物中,SUMO修飾功能廣泛參與生殖生長的調節和對生物與非生物脅迫響應。
研究團隊對植物與育性相關的SUMO蛋白酶基因進行功能分析,發現與育性相關的SUMO蛋白酶基因突變使植物花的結構、雌雄配子體和胚胎嚴重異常,最終導致植物育性下降。同時,發現SUMO蛋白酶基因還與抗非生物逆境相關。
作科所張曉玫副研究員等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陳福祿助理研究員和傅永福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得到了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通訊員 巫祥云)
本文鏈接:
http://www.plantphysiol.org/cgi/reprint/pp.17.00021v1?ijkey=7MP8b.SGUx2Dw&keytype=ref&siteid=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