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平臺中心的統一安排和部署,為進一步規范我國棉花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共享和利用,10月2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國家種質野生棉圃正式增掛“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平臺野生棉種質資源子平臺”匾牌。
據悉,“野生棉種質資源子平臺”是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棉花所國家種質三亞野生棉圃建設,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野生棉資源收集、保存、共享和研究利用平臺。目前常年保存的野生棉、半野生棉、遠緣雜交材料、細胞工具材料、突變材料和棉屬近緣植物資源材料共有800余份,資源材料涵蓋了39個野生棉種,占世界現有野生棉種總數的80%。平均每年向國內外提供資源材料約200份次,為支撐我國棉花種質資源的創新與利用發揮了重要的源頭作用,并為全國棉花的科研工作搭建了重要的棉花資源共享平臺。(通訊員 馮文娟)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