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術與示范”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資劃所所長王道龍主持。

會上,項目首席科學家唐華俊介紹了項目立題意義、研究內容、預期目標、進度安排等情況。唐華俊表示,項目組將把握研究角度,凝練重點,開展具有普適性、可推廣性的技術研究,將更加注重實證研究,從生態角度、退化恢復角度提出解決方案,切實為解決區域問題服務。各課題之間將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使研究方向與現有國家生態建設等相關工程緊密結合,為宏觀政策建議提供支撐。
副院長吳孔明強調,北方草甸草地是我國生產力最高、恢復潛力最大的草地類型,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充分發揮北方草甸草地高生產力優勢,拉動我國現代草牧業發展、促進草原生態經濟系統整體完善,同時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草地恢復生態學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農科院將全力支持項目實施。
據悉,項目相關研究將著眼于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的技術瓶頸,開展從生態治理到產業培育的整套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為我國草牧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牧民穩定增收提供技術支撐。擬通過揭示多元利用途徑和氣候變化共同作用下,北方草甸及草甸草原的退化機理及恢復機制,建立退化等級與恢復水平評估體系,提出我國草甸退化草地的系統性恢復理論。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科技部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呼倫貝爾市政府等有關領導以及項目論證專家組專家等7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張莉)
副院長吳孔明強調,北方草甸草地是我國生產力最高、恢復潛力最大的草地類型,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充分發揮北方草甸草地高生產力優勢,拉動我國現代草牧業發展、促進草原生態經濟系統整體完善,同時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草地恢復生態學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農科院將全力支持項目實施。
據悉,項目相關研究將著眼于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的技術瓶頸,開展從生態治理到產業培育的整套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為我國草牧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牧民穩定增收提供技術支撐。擬通過揭示多元利用途徑和氣候變化共同作用下,北方草甸及草甸草原的退化機理及恢復機制,建立退化等級與恢復水平評估體系,提出我國草甸退化草地的系統性恢復理論。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科技部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呼倫貝爾市政府等有關領導以及項目論證專家組專家等7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