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在小RNA調控宿主抗腸炎沙門氏菌(SE)感染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從雞的脾臟中鑒定出宿主抗沙門氏菌感染過程中起到重點調控作用的關鍵免疫基因及其小RNA,該研究為抗沙門氏菌感染機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控制策略。相關研究成果于8月24日發表在《細胞與感染微生物學前沿(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期刊上。
腸炎沙門氏菌是危害人類腸道健康的重要致病菌,家禽被認為是該病重要的傳染源和攜帶者,控制家禽SE將對人類公共健康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該研究共發現SE抗性和易感組間32個差異表達的小RNA和273個相應的靶基因;分析確定細胞凋亡和 NOD受體等信號通路被顯著地富集。深入功能鑒定確定,新篩選的gga-miR-101、155可分別靶向結合干擾素調節因子4(IRF4)和富亮氨酸重復蛋白59(LRRC59)基因,在降低促炎因子的表達中發揮重要作用。以上研究表明小RNA在雞先天免疫抗沙門氏菌感染中發揮了重要的調節作用,為雞抗沙門氏菌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支持,牧醫所博士研究生李鵬為第一作者,文杰研究員和趙桂蘋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文章鏈接: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cimb.2017.00377/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