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飼料數據共享及中國飼料數據庫情報網中心三十年學術交流會在京召開。
會議指出,中國飼料數據庫作為國家農業科學數據中心作為國家農業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上個世紀50年代末,前后歷經60年開展飼料營養數據的評價、收集與整理工作則,為數據產業化摸索出了成功的案例。中國飼料數據庫情報網中心成立30年來,把追求“全、新、穩、準、精”作為數據庫建設的永恒目標,直面5G及大數據技術,面向飼料加工業及畜禽養殖業的發展對數據的需求,及時收集、整理、標引、分類入庫國產飼料數據,維護與拓展《中國飼料數據庫》,修訂發布《中國飼料數據成分及營養價值表》,為合理利用一切可用的飼料資源、優化飼料配方設計及新產品的研發,發揮了巨大的數據資源支撐平臺作用。
會議要求,在新的產業態勢及基本國情制約下,要更好發揮中國飼料數據庫的功能和作用,采用科學的方法,深入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非糧飼料資源,認真研究、具體謀劃,做好飼料有效養分綜合評價的頂層設計,進一步促進數據產業化,支撐飼料工業乃至養殖業產業鏈創新驅動。
會議期間,94歲高齡的中國飼料數據庫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子儀先生專程做題為《隔著代溝的交流》的報告,從中國飼料數據庫的發展歷程出發,剖析行業差距與不足,他提出一是要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強化全國聯合協作,開展顛覆性戰略研究;二是要針對飼料營養價值評定進行顛覆性改革,發揮創新性思維;三是要建設多維空間數據庫,引領和服務行業發展。(通訊員 高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