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蠶業所孫曉霞、潘一樂等科研人員選育的桑樹新品種“育71—1”,樹型緊湊,葉形整齊,葉質優,節間密,發條數多,發芽率高、桑葉凋萎慢,還兼抗桑黃化型萎縮病和桑薊馬、紅蜘蛛等微體昆蟲,具有抗旱耐澇,適應性廣的優點。
該品種在選育過程中首次采用了四元雜交育種、多性狀聚合新技術。其產葉量比對照高23.37%—43.19%,用其桑葉養蠶,萬蠶收繭量、萬蠶繭層量分別比對照高6.42%和11.86%。飼蠶后,絲質得到改善,上車率提高5.2%,繭絲長增長115.9米,解舒絲長增加7.72%,繅折少16.95公斤,深受蠶農和絲廠歡迎。該品種1996年通過全國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近10年來,采用在桑苗繁育最集中的產區建立接穗母本園、新品種繁育基地及優質高產示范桑園等模式,大大加快了“育71—1”的生產利用進程。截至2004年,已建立“育71—1”示范園區6萬多畝、接穗母本園0.25萬畝、繁育基地0.75萬畝。品種推廣到蘇、浙、魯、豫、渝、川、皖、陜、贛、寧、鄂、滇、閩等10多個省區,累計新增經濟效益17.9億元。該品種的選育、推廣于日前獲得2005年鎮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分享到
桑樹新品種“育71—1”選育推廣有創新
發布時間:2005-12-02
|來源: 院辦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