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23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中日韓作物科學研討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國際合作司亞洲處唐盛堯處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萬建民所長、日本駐華大使館農業參贊佐竹健次先生以及韓國駐華大使館農務官金珍鎮先生出席了會議并在開幕式致辭。來自中日韓共15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王述民副所長、韓國鄉村振興廳駐京辦事處李丁魯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金軻處長參加了研討會。
當前人類面臨應對氣候變化、可耕地和水資源缺乏的嚴峻挑戰,糧食安全已成為社會穩定的重要影響因素,糧食已不再僅僅是食物,而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有助于各國提升其全球競爭力和在國際舞臺發揮重要作用。農業領域的合作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剛剛結束的中日韓北京首腦會議一致認為應加強三國在科技、教育等多領域,特別是農業領域的交流和合作。
中日韓是亞洲作物科技大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日本國家作物科學研究所、韓國鄉村振興廳國家作物科學研究院都是國家級作物科學研究單位,是三國作物科學創新體系的重要力量。2007年,三方彼此簽署了科技合作備忘錄,有力地促進了東亞作物科學研究協作網的形成和發展。在此基礎上,中日韓作物科學研討會應運而生。
本次研討會以水稻、大豆重要基因挖掘與分子育種為主題,共有來自中日韓的18位專家作主題報告,大會就水稻、大豆新基因發掘定位、基因克隆及功能驗證、分子育種等研究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中日韓作物科學研討會的成功召開為三國作物科學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標志著中日韓作物科學對話機制的成功運行,對推動三國及東亞地區在作物生產、育種和科研領域的技術合作、資源共享具有戰略意義。研討會形成的成果對促進亞洲各國農業科技發展、提高作物產量、品質和抗性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必將為保障全球糧食供給、穩定糧食價格作出貢獻。
分享到
中日韓作物科學研討會在北京勝利召開
發布時間:2009-10-23
|來源: 作物科學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