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水禽病毒病創新團隊研究發現新城疫病毒重編程細胞代謝模式,解決了病毒感染后細胞能量供應問題。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噬 (Autophagy) 》。
病毒作為一類非細胞生命形式的微生物,它們已經進化出多種機制來脅迫和劫持宿主細胞的代謝系統和代謝資源,以此作為能量來源和病毒組分生物合成前體。新城疫病毒不僅是一種嚴重危害養禽業的重要病原,同時也是醫學上一種重要的溶瘤病毒。而自噬是維持細胞內穩態的主要貢獻者,主要功能在于能夠清除機體積累的一些不利物質以及受損的細胞器等。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同時也是細胞內物質代謝、天然免疫以及細胞死亡的調控中心。
該研究首先發現新城疫病毒感染增加了細胞葡萄糖的攝取用于糖酵解途徑,而非線粒體三羧酸循環,糖酵解途徑逐漸成為能量的主要來源。機制方面,新城疫病毒感染細胞后引起線粒體功能障礙和應激性損傷,損傷的線粒體被自噬清除。此時,定位于線粒體外膜的能量供應的“轉換開關”--去乙酰化酶也隨之被降解,進一步導致糖酵解基因的轉錄與表達,迫使感染細胞發生代謝重編程。該研究為病毒與宿主之間的寄生關系提供新的視角,有助于從宿主代謝角度開發抗病毒治療新策略。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通訊員:劉倩)
原文鏈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eprint/JT3E8BU9B2NFCRCCB43S/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