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專家對中國水稻研究所稻田生態與資源利用課題組在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農場實施的優質粳稻機械精量穴直播高產高效技術示范片進行現場考察驗收,并選擇代表性田塊進行了實收測產,實測最高畝產708公斤,平均畝產680公斤,比周邊撒播農戶每畝增產150公斤左右。
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是水稻所與華南農業大學聯合研發的科研成果。該項技術以穩產高產、省工節本、優質高效為主要目標,涵蓋了“精播全苗”“基蘗肥一次深施”和“播噴同步雜草防除”等多項水稻直播關鍵栽培技術。通過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可快速取代大面積手工撒播的種植習慣,解決傳統手工撒播種植造成的草害嚴重、倒伏風險大、病蟲防治難、產量與效益偏低等難題。
此次測產專家組組長、浙江大學程方民教授認為,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符合糧食多元化綠色豐產增效的發展方向,具有極為顯著的省種、省工、減肥、減藥、增產、增效的優勢,對水稻生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穩產增收具有重要意義。鳴鶴農場種糧大戶應中范表示,他家800畝優質粳稻田,往年采用機插秧技術,需要育秧、搬秧、機插等生產環節,耗時費工。今年全部采用水稻所推廣的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省去了上述生產環節,產量卻與往年機插稻基本持平,預計每畝增收150-200元。(通訊員 陳鎏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