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口蹄疫與新發病流行病學創新團隊和外寄生蟲與蟲媒疫病團隊在非洲豬瘟病毒致病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敲除MGF-110-9L基因的非洲豬瘟病毒對豬致病性降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病毒學(Virologica Sinica)》上。
該研究構建了非洲豬瘟病毒MGF-110-9L基因缺失毒株,當與野生毒株分別攻毒實驗豬時,野生毒攻毒的動物及其同居動物,第15天全部死亡;MGF-110-9L基因缺失毒攻毒的動物,21天后仍有60%動物存活。缺失毒感染動物的血毒和組織帶毒均明顯少于野生毒,感染缺失毒存活動物的組織器官正常,表明非洲豬瘟MGF-110-9L基因病毒是病毒致弱的重要分子。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郭海霞)
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68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