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全國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與推廣活動上獲悉,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發布了2014年度農產品加工十大科技創新推廣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花生低溫壓榨制油與餅粕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和“羊肉加工增值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2項成果入選。
據介紹,通過10年的研究與試驗,花生低溫壓榨制油與餅粕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針對花生制油工藝技術與裝備落后、餅粕綜合利用率低、產品附加值低3大問題,創制了花生低溫壓榨制油與餅粕蛋白粉聯產技術及裝備,發明了伴球蛋白與濃縮蛋白制備及改性技術、功能性短肽制備技術,開發出低溫壓榨花生油及亞臨界裝備、系列蛋白與功能性短肽3類重要產品,提高了花生油的品質,拓寬了花生蛋白應用范圍、提高了綜合利用率,增加了產品附加值。成果對推動產業技術升級、提升全民營養健康、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已在9家企業進行示范。
羊肉加工增值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針對我國肉羊宰后損耗高、附加值低的“一高一低”2大核心問題,創制了宰前應激調控、冰溫保鮮、低溫高濕變頻解凍、高阻隔包裝等羊肉損耗控制關鍵技術,使宰后損耗降至1.5%以下;首創了適用于我國消費特點的羊肉分級分割增值技術和近紅外無損分級裝置,引導我國羊肉加工行業由不分級分割向分級分割加工的根本性轉變;研制了非冷凍質構重組、人工模擬氣候風干等風干羊肉工業化加工關鍵技術和裝備,生產效率提高3倍,噸產品成本降低30%以上;攻克了羊骨蛋白調味料制備和風味強化、肉制品專用羊血漿蛋白粉高效制備技術,開啟了羊骨血綜合利用新模式。研發了冰鮮羊肉、分割羊肉、風干羊肉、羊骨蛋白調味料和肉制品專用羊血漿蛋白粉等五類重大新產品,整體提高產品附加值50%以上。該成果已推廣到內蒙古、新疆、寧夏、山西等肉羊生產區,培養企業技術人員50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近年來,加工所一手抓科研,一手抓開發,探索出了“科技創新、科企合作、成果培育、人才培養”四位一體的產業創新范式,面向市場需求,培育了一批通過國家和省部級鑒定優秀成果,在廣大農產品加工企業中推廣應用,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可,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農產品加工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充分體現和發揮了國家隊的引領作用。(通訊員 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