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在呼和浩特共同舉辦推進“科技興蒙”行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重要生態修復草種——羊草新品種推廣與種子產業化示范”項目在會上進行了簽約。
據悉,我國草地生態修復急需大量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牧的鄉土草種。優質鄉土草種是草地生態修復和草牧業發展的基礎,羊草作為內蒙古溫帶草原建群種和優勢種,是退化草地治理的重要生態修復草種。近年來,草原所在羊草種質資源與育種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育成自主知識產權的羊草新品種3個,平均畝產種子50斤以上,基本解決了羊草種子產量低、發芽率低的難題。
羊草新品種種子田
為使羊草新品種盡快得到推廣應用,形成產業化,加快內蒙古生態修復及草牧業發展進程,草原所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內蒙古環境治理修復科技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加快羊草新品種推廣與種子產業化示范,為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北方干旱半干旱區地區生態修復提供種子保障。(通訊員 烏蘭巴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