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水稻分子設計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揭示了轉錄因子OsbHLH38調控水稻苗期鹽脅迫應答的新機制,為利用分子設計育種技術培育耐鹽新品種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基因資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
水稻屬于中度鹽敏感作物,當土壤中可溶性鹽濃度達到0.3%時即表現出受害癥狀,最終導致顯著減產。在耕地資源日益趨緊的情況下,培育并推廣耐高鹽的水稻新品種,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該研究通過對436份水稻種質資源進行萌發期脫落酸敏感性表型調查,發現不同水稻亞群對脫落酸敏感性存在很大差異。研究人員克隆基因OsbHLH38,并發現其定位于細胞核中,受非生物脅迫誘導表達,同時發現過表達該基因可以增強水稻苗期耐鹽性,進一步篩選到其互作蛋白OsDREB2A,并通過實驗證明了OsbHLH38能結合到OsDREB2A的啟動子上調控其表達,從而調控苗期耐鹽性。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南崖洲灣種子實驗室揭榜掛帥項目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衛斐)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11/jipb.13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