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第七屆學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分析中國農科院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集思廣益,探討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和戰略重點,整體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支撐和服務。來自全國有關省(區、市)農業科學院、高等院校、中國科學院以及中國農科院的120余位委員出席會議。會議由劉旭副主任委員主持。
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家洋在會上作了題為“聚焦科學問題 推動協同創新”的工作報告。報告指出,目前,我國進入“十二五”中后期,世情、國情、農情已發生深刻變化,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成為農業科技肩負的歷史重任,新形勢賦予我們崇高的責任和使命,農業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變化和機遇對創新學術委員會工作提出了亟待破解的新課題。
李家洋強調,新時期新階段,中國農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農業科技的使命光榮但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把握機遇,正視挑戰、爭取主動,積極探索農業科研新體制和管理新機制,凝聚大團隊,構筑大平臺,培育大成果,承擔起發展我國農業科學技術的歷史重任,致力于攻克新階段農業發展的科學難關和技術瓶頸,引領全國農業科技創新。當前,在科技創新工程實施的關鍵環節,要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作用,持續加強宏觀戰略研究,引導做好全國農業學科的頂層設計與布局;組織凝練重大科學問題,突出解決現代農業及區域農業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系統性技術難題;積極創新體制機制,整體提升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水平。
李家洋要求,2014年院學術委員會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全院科技創新工程的總體部署和安排,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深化科技改革與實施創新驅動上來,繼續發揮學術咨詢、評議等作用,重點做好5方面工作。一是要積極開展農業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強化發揮“策源地”、“參謀部”和“生力軍”作用,策劃設計一批滿足國家需求、符合全院學科發展方向的重大選題。二是要積極發揮咨詢作用,調整優化全院學科體系、學科力量和區域布局。三是要積極發揮評議作用,推動產出重大農業科技成果,探索建立以績效評價為導向的科研組織實施方式,促進科研組織機制創新。四是要組織開展學術交流,積極推動相關研究所及其他具有優勢與特色、可與全院形成技術互補的院校的科研力量,建立“集團軍式作戰”的協同創新團隊和符合農業科技發展規律的科研協同創新機制,推動中國農科院協同創新能力提升,推動科技合作和學科共建。五是要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學術委員會委員的工作激勵與約束機制,推動院、所學術委員會切實發揮決策參謀和咨詢評議作用,切實提高學術委員會工作水平。
會議期間,與會委員按5個學部分組討論了工作報告和科技創新工程重大命題定位與設計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和建議,為中國農科院科技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會議還評審出了2014年度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獎。(通訊員 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