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和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聯合主辦的 “第二屆國際真菌毒素大會”在武漢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康振生,中國農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貢錫鋒,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長陳萬權,湖北省政協常委喻大昭,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食品科學研究所所長安東尼奧·洛格列科(Antonio Logrieco)等出席會議。開幕式由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邱德文主持。
貢錫鋒指出,目前全球糧食安全和環境可持續性是人類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而以科學為主導的農業生產對實現這一目標至關重要。到2050年,世界糧食生產系統將需要在日益萎縮的農業土地和有限的水資源基礎上支撐大約90億人口的巨大壓力。環境退化、氣候變化、植物病蟲害對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國民經濟和農村環境構成嚴重和持續的威脅。探索自然世界的關鍵問題和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可能僅依靠一個學科、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地區的努力。鑒于新的發展階段的挑戰,國際合作是迎接新發展階段挑戰的有效途徑。真菌毒素控制研究領域更需要全球科學家開展大范圍的合作,以應對日趨嚴重的糧食安全問題。
陳萬權強調,食品和飼料產業鏈中的真菌毒素污染在世界范圍內已引起廣泛關注,中國科學家與世界各國科學家通過多種途徑開展了長期的富有成效的合作,歐盟和中國組成的大型的、多學科聯盟,研究范圍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不同階段,通過國際合作,將極大提升食品安全領域研究的整體水平。
會議共設產毒真菌多樣性與監測、真菌毒素檢測技術、產毒真菌功能基因組學、真菌毒素田間預防、收獲后毒素治理、食品加工與毒理學、監測預警與信息交換解決方案共7個專題。國際真菌毒素學會主席魯道夫·科斯卡(Rudolf Krska)、加拿大植物病理學會主席狄蘭薩·費爾南多(Dilantha Fernando)、日本真菌毒素學會主席作田莊平(Shohei Sakuda)、泰國真菌毒素學會主席安納特·帕拉斯普(Amnart Poapolathep)、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馮潔研究員、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研究員、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食品科學研究所所長安東尼奧·洛格列科(Antonio Logrieco)、湖北農業科學院植保學科首席科學家喻大昭、浙江大學馬忠華教授、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約翰·萊斯利(John Leslie)教授、美國德州農工沈杬輔(Won Bo Shim)教授、江蘇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馬鴻翔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院長胡小平教授等應邀作大會報告。
來自中國、意大利、比利時、美國、加拿大、日本等17個國家,200多位中外專家學者參加會議。(通訊員 劉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