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小動物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創新團隊成功解決了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毒(RHDV)的體外增殖的技術難題,在杯狀病毒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研究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線發表于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生物化學雜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毒屬于杯狀病毒科兔病毒屬,是一種與兔養殖業密切相關的病毒,由其引發的兔出血癥為急性、敗血性傳染病,該病具有極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是兔的一種毀滅性傳染病,俗稱“兔瘟”,給養兔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該病毒自1984年首次在中國報道以來,一直由于該病毒缺乏穩定的體外組織培養系統,嚴重制約了RHDV病原學以及疫苗學等方面的研發。研究人員利用反向遺傳學技術,在RHDV衣殼表面通過定點突變制造了一個能被宿主整聯素蛋白特異性識別并結合的位點(RGD基序),使RHDV利用新的受體感染宿主細胞,從而解決了RHDV體外增殖的關鍵技術。該研究成果不僅為RHDV致病機理研究和疫苗研發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解決其它病毒的體外增殖難題。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技興農重點攻關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資助。上海獸醫所博士生朱杰為論文第一作者,劉光清研究員為論文的通訊作者。(通訊員 張北民)
文章鏈接: http://www.jbc.org/content/early/2017/04/05/jbc.M117.7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