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主辦的“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萬畝示范現場觀摩交流會”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71團試驗示范基地舉行。測產組現場對其中2塊萬畝連片示范田進行了籽粒收獲測產驗收,結果顯示,產量分別達到1229.8kg/畝和1195.0kg/畝。
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負責人、作科所李少昆研究員介紹,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是由中國農科院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合理密植與栽培管理團隊經過14年系統研究取得的成果。該項技術樹立了全新的玉米栽培理念,即以玉米籽粒生產效率為目標,通過選用早熟、脫水快的品種,降低含水量,實現田間籽粒直接收獲并降低烘干成本;通過增密種植,以密度換產量,降低生育期縮短對產量的影響;通過測土施肥、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秸稈還田,實現綠色生產,將增密種植、高質量群體調控為核心的高產栽培、以機械粒收技術為核心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和綠色生產技術相融合,從而實現玉米綠色增產增效,提高玉米競爭力。該技術自2013年以來連續多年被農業部遴選為全國玉米主推技術。
與會代表們現場考察了71團試驗示范基地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萬畝示范田、玉米籽粒機械收獲和秸稈還田技術作業現場,以及玉米籽粒收獲后糧食收購與烘干貯存等情況,詳細了解了該團場開展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的各個作業環節及其投入成本與經濟效益情況。
據悉,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現場觀摩會今年已經舉辦了四期,充分宣傳了以籽粒收獲、密植高產、綠色防控為核心的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促進了我國玉米生產方式的轉變和綠色增產增效技術的推廣應用。
作科所所長劉春明、兵團第四師魏新元副師長出席會議。兵團科技局、農業局、71團、兵團第六師奇臺總場、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的16個崗位專家團隊、20個試驗站團隊的成員及相關單位80余名代表參加上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