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蟲害與生物安全創新團隊通過分析中黑盲蝽不同發育時期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和組成,探索了中黑盲蝽與其體內微生物的協同進化關系,發現中黑盲蝽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在不同發育階段呈顯著動態變化,為開發新的害蟲生物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
中黑盲蝽屬于半翅目盲蝽科,是一種典型的雜食性、高流動性的棉花害蟲,嚴重威脅棉花生產。在長期協同進化的過程中,腸道微生物在宿主體內會形成一個復雜的微生態系統,能為宿主提供營養物質,參與宿主的生殖調控,抵御天敵、寄生物和病原菌等的侵害。然而,目前關于中黑盲蝽的腸道微生物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對其整個生命周期的研究。
該研究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中黑盲蝽不同發育階段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及其組成進行了分析,發現在整個中黑盲蝽的發育階段,其腸道內的葡萄球菌、不動桿菌、假單胞菌和棒狀桿菌等微生物的相對豐度呈顯著動態變化,明確了中黑盲蝽的腸道微生物的優勢菌群和若蟲成蟲微生物的多樣性和組成的差異。該研究為進一步揭示中黑盲蝽與微生物的共生關系提供了理論基礎,為今后制定環境友好型的害蟲防治管理策略和創新害蟲防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訊員 梁冰)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3389/fmicb.2021.67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