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飼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組織的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安全高效飼料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兩個課題驗收會在京召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承擔的課題“生態環保飼料生產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安全優質飼料生產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通過課題財務驗收及任務驗收。
據悉,“生態環保飼料生產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課題針對我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安全問題和我國主要畜禽品種,重點開展了生態環保飼料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及系統集成。經課題組全體科研人員5年不懈的努力,建立了肉雞、蛋雞、豬、牛和肉鴨環保型配合飼料配制技術5套,有效降低糞尿氮排放16.4%~34.1%,降低糞磷排放16.0%~50.0%,降低微量元素排放26.67%~34.13%,甲烷減排16.63%;同時開發除臭劑產品3個;甲烷抑制劑產品1個;此外成功開發了肉雞、蛋雞、肉鴨復合酶配制技術3項,提高粗蛋白利用率5.29%~12.04%。
“安全優質飼料生產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課題系統地開展了飼料加工過程質量安全防控技術、新型飼料熟化工藝技術、優質動物產品生產專用飼料配制關鍵技術、飼料原料及添加劑無損檢測新技術和飼料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及設備研發。建立了飼料加工過程質量安全防控技術4套;開發了新型飼料熟化工藝技術4套;提出了肉雞、蛋雞免疫機能和營養代謝病調控技術3套以及功能性蛋品和肉品專用飼料配制技術6套包括專用飼料產品4種;建立了3種大宗飼料原料和多種飼料添加劑的快速真偽鑒別方法以及5種重要違禁/限量藥物的快速定量檢測及定性鑒別技術;課題組同時還提供了飼料原料和飼料添加劑熱分析標準圖譜1套和顯微拉曼圖譜庫1套;開發了全集成免疫芯片速測系統1臺及其β—受體激動劑配套速測技術1套和基于熒光偏振技術的霉菌毒素速測技術1套以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檢測技術1套和速測平臺1個。
兩個課題的組織實施,有助于解決我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飼料源性生態環境安全、飼料產品質量穩定性差、監控能力低及優質動物產品生產的專用飼料配制技術水平低等問題。通過示范推廣為實現飼料安全高效生產、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及畜牧業減排目標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通訊員 吳子林)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