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所新職工參加院崗前培訓散記
8月26-3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13年新入職職工共22人參加了中國農科院2013年新入職人員崗前培訓班。在京內外院屬各單位225余新職工中,加工所隊伍人數眾多、精神抖擻、團結一心,全面展現出新一代加工所人的生機與活力。
本次培訓以院黨組書記陳萌山的講話開幕,人事局副局長王加啟、資劃所副所長徐明崗等相關領導進行專題報告,這使得新職工盡快熟悉了中國農科院的基本情況,了解了有關規章制度和辦事程序,有利于適應工作環境,轉變角色,在工作崗位上做好人、做對事,快速成長進步。為期一天的封閉式拓展訓練使“團隊精神”變得寓意深刻,帶來心靈的沖擊,引發內心的思考。真實地體現了一個優秀團隊的團結與協作,溝通與協調,真誠與依賴,激情與挑戰,勇氣與信心,見解與共識,寬容與理解的完美統一。

愛所敬業無私奉獻
學習專題報告階段,加工所員工提前到場,認真聽講,課上做好筆記,課下討論思考,整體訓練有素;在大興區龐各莊短短一天的拓展訓練過程中,新員工們無不表現出無私的奉獻精神。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活動,而是活潑生動而又非常具有教育和紀念意義的體驗式培訓。在拓展環節中,加工所參加拓展的20名新員工與同班的環保所、蜜蜂所、麻類所、上獸所、特產所被事先分成了兩個隊,并分別確定了隊長和隊秘。其中以徐堯舜為隊長的亮劍隊,共有加工所成員11名,以王曉拓為隊秘的正黃旗隊,共有加工所成員9名,且全為女生。分組后的短短十分鐘內兩隊便分別完成了分組后整套方案的討論、制定和落實。“狹路相逢勇者勝,拓展就是拼刺刀”口號,“我們的隊伍像太陽,走到哪里哪里亮”隊歌,響亮的口號和嘹亮的隊歌,獨特的隊旗設計,充分體現加工所新員工訓練有素、行動一致、以所為家、雷厲風行的風范,尤其是盧嘉、賀妍、吳昕燁、晁婷、周閑容和石愛民在該環節中表現出了極強的創造力及行動力,給團隊中其他所的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誠團結攻堅克難
穿越電網項目是在兩棵樹之間掛著一張用繩子交錯編織成的網,網上有大小不一的24個格子,要求每個人逐一從其中一個格子過去,身體的任何部分(包括頭發、衣襟)都不能碰到網,否則“觸電身亡”。最后順利通過“電網”人數多的一隊為獲勝方。這是一項要求非常苛刻的項目,了解規則后,連身材瘦小的女生都沒有絕對的把握鉆過去。
天有多大,心就有多大,加工所人都不怕。在隊長徐堯舜的安排下,采取“身材瘦小男生先過,女生跟進,身材魁梧男生墊后”,“女生從上排位置抬過,男生從底部位置鉆過”的策略,根據每個人的身形提前選定了合適大小的方格,有序通過“電網”。在整個過程中,全體男生輪番上陣“抱、抬、托、舉”各司其職,全體女生奮力助威各盡所能,尤其是第一個通過的丁海東和最后一個通過的隊長徐堯舜,他們在無人幫扶的情況下,從電網的最底層,緊貼著地面,一小步一小步的緩緩挪動,硬生生的鉆過了“電網”,最后不但身上滿是泥土,腿上、胳膊、臉上也留下一道道被石頭磨破的血印,他們沒有叫一聲疼,沒有說一句苦,立刻投入到下一個項目中去,取得本輪項目中的勝利,展示了加工所新員工勇于拼搏、不怕犧牲的“血染風采”。
模范引領敢為人先
高空抓杠項目是在空地上豎立一根8米高的鐵桿,要求參訓人員爬上鐵桿,站到鐵桿頂端的一個大概直徑為20厘米圓盤上,然后在空中躍起,抓住前方1.5米遠的單杠。雖然已做好安全保護措施,但在高空跳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產生了恐懼感,從桿上站到頂端的圓盤是一次極大的考驗,從圓盤躍起抓杠更是一次戰勝自我心理的挑戰,特別是女同事。有的同事從滿臉通紅到面色蒼白,有的戰戰兢兢不敢站立,有的站了許久不敢躍起。在隊長的帶領下,大家為每一個參訓的隊員“加油”,目送他們一個一個爬上搖搖晃晃的高桿,然后不斷呼喊他們的名字,每完成一個步驟都熱烈地鼓掌高呼。雖然加工所在該隊的隊員都是女生,但在氣勢上都絕對不輸于任何一個所。尤其是吳昕燁和顧豐穎,她們的淡定和從容,充滿加工所精神文化的美麗一躍,鼓勵和帶動了更多的女生爬上8米高的柱子,成功完成了整項活動,起到了垂范和榜樣的作用,極大地培養了與其他院所職工的友誼、協助方便了培訓班組織者的工作,生動詮釋了勇于擔當、昂揚向上、敢為人先的加工所“亮劍”精神。
互助友愛無微不至
“信任背摔”,這是拓展訓練中最具典型意義的項目之一。當每一個人站在1.4米的跳臺上直挺挺地向后倒下的時候,在臺下方的同事會用手托起成一個“人床”把臺上摔下的人接住。此項目設在茂密草叢的空地進行,加工所亮劍隊男隊員不辭辛苦,持續作戰,逐個接住仰倒的女生,尤其是楊楠實、胡宏海組合和周沫、石愛民組合,一直站在受力最大的二、三號位,整個項目結束后,他們的胳膊都已經變得紅腫;加工所正黃旗隊雖然總人數和別的隊差不多,但是女生居多,僅有的9名男生在教練的指導下排成了“人床”,女生們也自覺而積極地為“人床”進行了加固,不少隊友出于本能的恐懼,在后倒時心理上出現猶豫,但是我所的晁婷首當其沖,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作用,為該項活動的順利進行開了個好頭。由于正黃旗隊是當天第一個進行該項活動的隊伍,草叢中的蚊子也如惡虎般撲來,細心的盧嘉、賀妍和晁婷立即將帳篷內的花露水取來為“人床”中各位隊友噴灑,帶給大家太多的感動和教益。
腳部受傷的賀妍雖然不能與大家共同完成各個環節,但全程為大家照相和服務,徐堯舜和王曉拓主動為大家服務,飯前為大家拿來一次性杯子和暖瓶,飯中積極為大家添饅頭和綠豆湯,飯后最后一個離開,檢查是否有遺落的物品。夜晚郊外帳篷的集體住宿更有隊長及熱心員工田帥逐一挨門的狀況詢問、關懷體貼。每一個笑臉,每一聲詢問,每一次拉手和鼓勵,每一句提醒和關懷,都匯成強大的暖流和陽光的代表,帶給大家是加工所大家庭不盡的感動與溫暖。
戰略機遇勇往直前
在新職工參加培訓前,戴小楓所長特意叮囑,強調在院崗前培訓中,各位新職工要嚴格遵守培訓的相關規定、紀律,在拓展活動中注意人身安全,踐行加工人的“亮劍”精神,團結一致,不怕苦,不怕累,展現加工所年輕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加工所新入職員工在此次培訓中表現突出,成績斐然,涌現出了一大批好人好事,給院領導和其他所新入職員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一致的贊賞。
通過這次培訓,大家認識到,當前需要做好的事情是盡快實現角色轉變,找準個人定位,迅速融入大集體中。大家雖然畢業于不同的學校,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但是相聚在這里,就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大集體中的一員。未來要共同完成的事情還很多,要將這種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勇于擔當的脊梁精神、爭先奪優的亮劍精神發揚光大,同心協力,各盡所能,不辱使命,把創新工程及各項工作做好,為加工所的發展創造新的業績,增添新的榮譽,為實現國際一流科研院所目標貢獻青春與力量。(通訊員 苗琦)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