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萌山強調,共建新鄉市現代農業示范區,要著眼于在典型農區探索統籌發展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路徑,著眼于在糧食主產區探索依靠科技引領現代農業建設的模式,著眼于在區域經濟范圍內探索依靠示范區推動發展的機制和辦法,為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和增加農民就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陳萌山要求,院屬各個研究所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共建實施方案規定,把共建新鄉現代農業示范區的任務落實到位。一要圍繞新鄉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實際,發揮各所的科技優勢,將技術成果優先在新鄉集成、創新、轉化、應用;二要全院統籌,聯合攻關,研究產業綜合技術集成與生產應用模式。以“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為基本要求,努力構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新型農業發展技術體系,在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全產業鏈上取得突破,實現農業產業升級;三要圍繞產業發展需求,與省市一起,爭取國家有關項目落戶新鄉、落戶示范區。
據了解,新鄉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將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的基本理念,堅持走“高效、精品、優質、低碳、循環”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徑,以中國農科院新鄉綜合試驗基地、河南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為科技支撐平臺,以建設新鄉國家農科城為突破口,采取“一城多基地”的形式,建成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導產業布局合理、支撐體系完善、經濟效益明顯、生態環境良好、引領區域經濟發展作用明顯的現代農業發展院地合作示范區,并探索出一套集高附加值、高科技、高效益、理念新、模式新、產品新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到2020年帶動新鄉市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
會上,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介紹了中國農科院與新鄉市的科技合作情況。他說,中國農科院自從上世紀50年代在新鄉縣七里營建立科研基地以來,與新鄉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科技合作關系,合作范圍基本覆蓋了新鄉的所有區縣,合作領域廣泛,取得了顯著成效。雙方合作開展了棉鈴蟲、小麥白粉病等作物病蟲害防治研究,為增產增收保駕護航;推出了“中植棉”系列、“中麥895”、“中單909”等一系列優良新品種,推廣了配套高產栽培技術;建立了基于矮敗小麥的高效育種方法;開展了節水灌溉研究,推動高效農業生產發展;開展生產信息化研究,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中國農科院通過與新鄉的科技合作,不僅促進了地方農業經濟發展,而且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據統計,中國農科院在新鄉的科研成果已有5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胡向陽,河南省農科院院長馬萬杰,新鄉市人民政府市長王戰營、副市長王曉然出席啟動會。中國農科院相關研究所及職能部門負責同志,以及新鄉市人民政府、河南省農科院的相關領導和專家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