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亞期間,代表團先后訪問了國際家畜研究所(ILRI)、世界農用林業中心(World Agroforestry Centre)、國際昆蟲生理與生態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Research in Agroforestry)以及肯尼亞農業科學院。
在訪問國際農業研究磋商小組(CGIAR)下屬的國際家畜研究所期間,代表團參觀了該所的主要研究部門,全面了解了國際家畜研究所目前的發展戰略、學科設置、人員配置、經費支持、研究重點以及研究進展情況。劉旭副院長和該所各個部門的主要領導及研究所所長進行了認真并富有實質性內容的會談。劉旭副院長詳細介紹了我國和CGIAR合作的總體框架,闡明了我院與國際家畜研究所開展合作的總體設想,并圍繞雙方今年新建立的家畜牧草資源聯合實驗室的下一步工作計劃,提出了我院對此計劃的建設性意見,最后就今后如何加強雙方的合作、發揮聯合實驗室在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作用,提出了若干設想和建議。國際家畜研究所高級管理人員對劉旭副院長的介紹及建議做出了十分積極的反應。經過會談,雙方確定了未來兩年聯合實驗室的工作計劃,并就雙方未來合作的若干計劃達成了共識,明確了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訪問世界農用林業中心期間,世界農用林業中心主任詳細介紹了該中心的中期發展戰略以及和中國加強合作的設想。雙方主要圍繞如何加強合作并在中國農科院建立聯絡辦事處的具體問題展開了討論。通過會談,雙方明確了在我院建立聯絡辦事處的具體步驟及程序,希望能在2005年年初完成籌建工作。
代表團在肯尼亞還訪問了國際昆蟲生理與生態中心以及肯尼亞農業科學院,詳細了解了這兩個研究機構的發展戰略和研究現狀,并就加強合作交換了意見,雙方達成了共識。此外,在國際研究組織有關人員的陪同下,代表團考察了內羅畢附近的國家自然保護區,初步了解了該國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植被的分布情況,為今后制定非洲區域的品種資源引進戰略奠定了基礎。
在結束了對肯尼亞為期5天的訪問后,代表團又對坦桑尼亞進行了為期5天的訪問。代表團首先拜會了坦桑尼亞農業與食品安全部常務秘書,并與該部研究與發展司的部分官員及科學家進行了座談。隨后,代表團又訪問了位于阿魯沙的塞蓮大區農業研究所、坦桑尼亞熱帶殺蟲劑研究所,以及其他熱帶蔬菜作物研究機構。代表團所到各處,均受到了接待單位熱情友好的歡迎和接待,訪問獲得了富有實質性內容的圓滿結果。
在與坦桑尼亞農業部研究發展司官員的會談中,代表團介紹了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農業研究水平及資源狀況,著重介紹了中國農科院在中國農業研究中的地位、研發實力、主要成就以及國際合作狀況。對方也向我代表團介紹了坦桑尼亞農業和農村發展、農業研究及開發的基本情況。經過認真的討論,雙方初步擬定了開展農業科技合作的初步意向和合作框架。雙方一致同意,決定由我院國際合作局就雙方已經形成的合作意向起草協議書,并爭取在明年年初簽署協議。坦桑尼亞農業部研究發展司司長指出,盡管中坦兩國在經貿方面的合作卓有成效,中國的援助對坦桑尼亞的經濟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農業科技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目前尚屬空白。此次會談為雙方農業科技合作與交流打開了突破口,并將成為雙方農業科技合作的新起點。劉旭副院長闡明了我院和非洲國家農業科研機構合作的總體設想,希望今后雙方能在植物遺傳資源交換、作物育種、科技扶貧、農村發展戰略研究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
在對塞蓮大區農業研究所、坦桑尼亞熱帶殺蟲劑研究所訪問過程中,代表團詳細了解了這些研究機構的學科設置、研究經費以及研究現狀,還就環境保護、食品安全、農業科技發展、重大疫病防治等多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交流。代表團還到一些研究機構的試驗田進行了實地考察。在我駐坦使館和當地研究機構科學家的陪同下,考察了坦桑尼亞恩戈羅自然保護區。通過考察,初步了解了該國的生物多樣性情況,尤其是阿魯沙地區的植物品種資源的大體分布情況。
按照院黨組關于加快建設“三個中心一個基地”的戰略思路,代表團在出訪非洲期間緊緊圍繞我院國際合作的區域戰略,認真落實翟虎渠院長在代表出訪前提出的若干意見,為我院今后在非洲地區的科技合作打開了突破口,圓滿地完成了出訪任務。訪問結束后,國際合作局已經開始落實代表團在訪問期間所達成的合作意向,訪問成果預計將在明年可初見成效。
(陳立波、梁劬)
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