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到祁陽站調研,考察了祁陽站野外長期定位試驗,瞻仰了祁陽站第一任站長劉更另院士銅像,并同祁陽站全體職工和研究生代表進行座談交流。
陳萌山指出,祁陽站人創造了兩個成果,一個是通過幾代祁陽站人艱苦創業、不懈努力取得的豐碩科技成果,另一個是通過幾代祁陽站人創造的“執著奮斗、求實創新、情系三農、服務人民”的祁陽站精神,這兩個成果都已成為中國農科院的名片,激勵了許多科技工作者和農業工作者。祁陽站的科技成果厚重,并且是在這樣一個艱苦的環境下和典型的紅壤條件下通過幾十年積累起來的,非常接地氣,具有可推廣性,示范帶動能力強。祁陽站創造的科學精神,教育我們青年同志服務三農,是科教的教材和范本,我們應該把祁陽站的精神傳承下去,并要發揚光大。
陳萌山強調,作為院士誕生之站,祁陽站所產生的科學數據和珍貴的土樣資源是帶有史學意義的,體現了國家學科在這方面的最高水平。祁陽站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又站在了新的起點,盡管前進中有很多的困難和問題,但我們肩負的科技使命和發展機遇仍然為祁陽站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陳萌山希望祁陽站要加強創新,提升水平。一是加強學科建設,繼續做好定位觀測,要有前瞻性,夯實研究示范和共享平臺的基礎;二是加快基礎設施提升,根據祁陽站功能定位,瞄準國家級綜合實驗站和支撐100年發展的目標,編制好“十三五”藍圖;三是創新野外臺站管理,遵循野外臺站的需求和發展規律,探索編制、運行經費、科研經費、職稱、考核評價等管理機制。
陳萌山還考察了永州國家農業科技園、湖南和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院基建局局長
劉現武、人事局副局長李紅康陪同調研,
資劃所所長王道龍、副所長周清波,麻類所所長陳萬全、副所長呂江南,以及永州市委副書記張嚴、永州市農委主任周善生、祁陽縣主要領導參加了調研。(通訊員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