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我院麻類研究所在長沙召開慶祝建所50周年大會。50年來,麻類所歷經艱苦、頑強拼搏、開拓進取,在我國麻類行業科學研究、技術推廣、試驗示范、產業開發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紡織原料研制、燃料乙醇等有關生物質產業及生物制劑、工程微生物與麻類加工工藝技術研究等方面,為我國及世界麻業科技的不斷進步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農業部黨組成員、人事司司長梁田庚,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力峰,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徐明華,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湖南省政協副主席龔建明,中國農科院副院長雷茂良,中國農科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賈連奇,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石燕泉,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馬淑萍,農業部離退休干部局副局長龐志謙以及來自發改委、科技部、湖南省、長沙市、益陽市、邵陽市等有關部門和科教領域、企業界的代表出席了大會。
徐明華副省長在致辭中指出,麻類所50年來根植湖南,艱苦創業,不斷創新,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獎項,推廣了許多優良品種和實用技術,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地方經濟特別是湖南麻業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希望,麻類所要緊抓機遇,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爭取早日建成一流的現代化研究所。徐明華副省長表示,湖南省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麻類所的工作,共同為促進湖南麻類經濟的發展和全國麻類行業的振興,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建設創新性國家而努力奮斗。
梁田庚司長指出,麻類所順應世界科技發展潮流,著眼于建設現代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在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上不斷創新,在成果轉化和推廣服務上不斷進步,數十年堅持的大量公益性事業,在各方面形成了很強的指導作用,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力。當前,應借助麻類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啟動的良好契機,潛心科研,強化服務,秉承優良傳統,發揮自身優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服務水平,努力提高我國麻類產業的科技水平和競爭力。
雷茂良副院長在會上說,麻類所50年來在湖南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交通不便、水災頻發等種種困難,在科學研究、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為我國麻類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領頭雁的作用。2008年國家麻類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即將啟動,這是麻類所的榮譽,也是一種挑戰。麻類所要緊緊抓住機遇,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勵精圖治創佳績,開拓進取謀發展。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開拓國內外麻類原料和麻產品加工市場,為提高麻農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做出新的貢獻。
麻類研究所地處湖南省長沙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麓谷,是從事麻類作物研究的唯一國家級綜合性專業研究所。主要從事苧麻、黃麻、紅麻、亞麻與大麻等韌皮纖維作物的種植與初加工研究。建所50年來,共取得科研成果120項,獲獎成果52項,專利16項,其中國家級獎8項,省部級獎38項。特別是“十五”以來,全所各項事業步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完成了主體從縣城沅江到省城長沙的轉移,形成了新辦公區、新試驗區和新生活區三位一體的科技創新條件設施;研究領域向跨行業、多學科全面發展,研究對象從麻類作物拓展到纖維植物,加工手段從農業微生物拓展到酶制劑,產品從傳統的紡織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與生物材料;分別構建、主持和凝聚了占行業90%的8大技術創新平臺、80%的國家麻業重大科研項目,70%的麻業創新人才。“十一五”伊始,已獲得國家計劃投資將近5000萬元,發展勢頭強勁。
目前,麻類所圍繞著四大科技亮點,實現了麻類科技的可持續發展。育成的紅麻、亞麻和苧麻等麻類品種,覆蓋率占全國主產麻區的60%。品種產量、品質獲得質的飛躍;生物脫膠與制漿技術能耗低,污染小。其中,高效節能清潔型苧麻生物脫膠技術,破解了困擾麻紡界多年的難題,被評為湖南省2007年度“十大”科技新聞;研制成功超薄、強度高、成本低環保型麻地膜產品,克服“白色地膜”對土壤造成的污染,形成了“環保型麻地膜及其制造工藝”國家發明專利和“環保型麻地膜的研制”鑒定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以苧麻、玉米芯和蘆葦為原料生產纖維質乙醇形成的新技術與新工藝,達到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
麻類所所長熊和平說,這50年,是一代一代的麻類所人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50年。麻類所從在水患區的縣級小城鎮到省會城市立足扎根,從求生存謀出路的小所到扛起全國現代麻類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行業龍頭大旗,從低矮的茅舍到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從自我需要、行業需要的研究到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探索,從麻類傳統的紡織用途研究到燃料乙醇、生物質材料、生物制劑等科研領域的拓寬。50載的艱苦努力,條件建設飛速發展,學科優勢日益明顯,科研實力不斷提升,項目經費大幅增加,國際交流日益頻繁。
熊和平所長表示,作為從事麻類研究的唯一國家級專業研究所,麻類研究所自始至終以服務國家、服務行業和服務農民為己任。展望未來,麻類所將不斷吸取新經驗、新思想,堅持創新,服務社會,為不斷實現麻類科技的進步,為早日成為世界麻類科研行業領軍力量而不斷努力奮斗。
分享到
我院麻類研究所慶祝建所50周年
發布時間:2008-11-10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