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建傳播平臺 共襄農業科技傳播事業
7月26日,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公室成立的中國科技新聞學會農業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專委”)一屆一次會議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許英,農專委主任、中國農科院辦公室主任高士軍,院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馬秀勇,生物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姜梅林,特產研究所副所長李滋睿,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張應祿,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蔣建科等出席會議。
許英指出,隨著農業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公眾對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農產品關注度持續升高。尤其是近年來,涉農突發事件、農產品安全事件等屢屢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與焦點,由于公眾缺乏相關的科技知識,農業人科技人員缺乏有效傳播渠道,媒體缺乏適合的專家資源,致使一些事件得不到及時的答疑解惑,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許英希望,農專委不忘“宣傳貫徹黨和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普及農業科技知識、提升公眾的農業科技素養”這一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會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增強改革意識,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傳播理論研究,探索傳播方式方法的創新;凝聚業界力量,促進各會員單位間的優勢互補、交流與合作,推動媒體與產學研用結合,發揮好“農專委”平臺的作用。為貫徹落實“扶貧”和“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提升農業科技傳播能力,促進農業科技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高士軍強調,農專委創立伊始,但背靠全國農業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中央媒體的強大資源,有能力、有責任做好農業科技傳播工作。高士軍要求,下一步,農專委要緊密結合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的各項工作部署,依托各方優勢力量與資源,以服務“三農”為根本宗旨,廣泛調動會員積極性,集思廣益、開拓進取,把農專委的活動做得有聲有色,形成強大的農業科技傳播“朋友圈”,為農業科技傳播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一屆農專委委員,并在此基礎上,經投票選舉產生農專委副主任。
據介紹, 2016年11月5日,經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五屆五次理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科技新聞學會農業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截至目前,農專委已招募個人會員80名,會員單位29家,其中會員單位由中國農科院23家院屬單位及6家省、自治區農科院組成。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