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示范項目——武陵山區茶葉產業化和專業化援助試點項目在湖北恩施啟動。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魯成銀,農業部扶貧組長、恩施州副州長王志強等領導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中國茶葉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周智修主持。
啟動式上,魯成銀介紹了項目的基本情況,現場向恩施市芭蕉侗族鄉捐贈價值近40萬元的防蟲板(信息素色板)、太陽能殺蟲燈、單人修剪機等技物結合的茶園設施和農機。
王志強表示,恩施州歷來高度重視科技在茶葉產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將科技創新、科技推廣貫穿于茶葉生產的全過程,恩施州委、州政府努力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茶葉等六大特色產業,打造“恩施玉露”品牌。
據介紹,武陵山區茶葉產業化和專業化援助試點項目由茶葉所、中國茶葉學會組織實施,專家團隊由茶葉所、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茶葉學會有關專家組成。實施區域為武陵山區恩施州,重點區域為恩施市芭蕉鄉,項目主要內容為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為主體的技術培訓。
6月5~7日,魯成銀率隊進行了首次為期3天的“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和標準化與機械化茶葉生產技術培訓”,標志著項目的啟動。恩施州鶴峰、宣恩、利川、咸豐、建始、巴東、來風、恩施等各縣市的茶葉大戶、各級政府主管部分負責人、農業部門技術推廣人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企業技術人員等270余人參加培訓。

培訓班將新理念、新技術直接、系統地傳遞到產業鏈的起始端——茶農,加強技術應用最薄弱的環節。讓茶農掌握新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加工技術等,更新茶農觀念,引導茶農盡量減少或不在茶園中使用化學農藥,采取切實可行的生物、物理等防治辦法,推進恩施州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專業化防治,提高茶葉衛生質量水平和加工水平,提高茶葉的產業化和專業性化水平,實現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帶動茶農脫貧致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通訊員 張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