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督查全國各省市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情況,了解各省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受農業部委托, 8月21-2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帶領農業部第5調研組一行6人赴湖北、廣東兩省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組聽取了關于兩省、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的報告,赴11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園進行實地考察,并召開了4次專題座談會。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戴小楓指出,現代農業是以農產品產后加工、保鮮、物流等為主體、相關服務業為支撐的全產業鏈新型農業,本質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發展現代農業出路在融合,重點在加工”的精神要求,發展現代農業要努力實現“大地增綠、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政府增稅”的目標,充分調動農民、企業、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實現多要素聚集,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他提出,調研主要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反映問題,集思廣益,把群眾的智慧集中起來,想方設法解決問題,讓黨中央、國務院的好政策真正落地見效,讓農民、企業、地方政府都笑起來。戴小楓建議,各地都要按照問題倒逼的思路,以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勇于探索,積極出臺針對性扶持政策,在土地落實、融資創投、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產地批發等新型農業主體優惠政策。
據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高度重視,指出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助于增加農民收入和擴大就業,還能帶動相關裝備技術升級,有關部門要圍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以有力有效的支持政策,著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積極培育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在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升級中拓寬農民持續增收的渠道。農業部高度重視,專門組成5個專題調研督查小組,分赴寧夏、新疆、湖北、廣東等10個省對地方政府、加工園區、加工企業等相關主體進行調研。第5調研組由戴小楓帶隊,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調研員張景林、農產品加工局副處長劉曉軍等參加調研。(通訊員 杜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