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召開試驗基地工作交流會,旨在總結試驗基地建設和管理經驗,促進交流,以基地建設為引領加快成果轉化,助推“鄭果所模式”在產業中推廣應用。所領導及職能部門負責人、試驗基地負責人等30余人參加會議。
會上,靈寶試驗站、寧陵試驗站、沂南試驗站和萬榮專家工作站、沙河成果示范基地等10個試驗基地的負責人作了工作匯報,與會人員圍繞各試驗基地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針對試驗基地建設,所長曹永生要求,要加強對基地的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強化基地建設細節,高標準打造樣板;深化與地方合作,加快成果轉化,同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曹永生強調,研究所各團隊要高度重視試驗基地建設,加快推進“111”基地發展戰略,將基地建設發展成為研究所開發創收和成果轉化的重要渠道,建立激勵機制,提高基地負責人待遇保障,深化所地合作,積極爭取地方支持。
會議要求,要強化基地資料的建檔立案;試驗基地建設要制定規劃和標準;要有年度計劃、年終總結,責任要落實到人;研究制定與合作單位意見反饋相結合的試驗基地考核評估辦法;加快推進試驗基地物聯網管理平臺建設。
據悉,鄭果所提出“111”基地發展戰略,即在全球建立10個中外聯合試驗室,在全國主產區布局10個試驗站,競爭設站;在全國建立100個成果示范基地和專家工作站。2018年,研究所緊緊圍繞生態區域代表性、地方政府積極性、科技示范輻射性和鄉村振興帶動性的建站“四性原則”,新建區域試驗站8個、專家工作站6個和成果示范基地5個。基地專家服務團成為地方政府產業發展的決策智囊團和推動鄭果所成果轉化的主力軍。基地建設成為引領全所成果轉化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訊員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