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31日,農業部2015年“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少數民族特培學員歡迎座談會和專題研修班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副院長李金祥、農業部人事勞動司副司長、中組部人才工作局一處副處長楊艷、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培訓交流處處長潘磊、院人事局副局長李巨光出席。會議由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韓惠鵬主持。

李金祥在講話中指出,近10年來,中國農科院按照中組部、人社部、農業部的要求,不斷改進管理方式,完善工作機制,改善工作生活環境,創造研修學習條件,圓滿完成了248名“西部之光”訪問學者、14名新疆特培學員、7名西藏特培學員的培養任務。通過培訓搭橋,一些地區的訪問學者與特培學員已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源信息共享等方面與中國農科院展開了良好的合作,對西部地區的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技工作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今年共有14位“西部之光”訪問學者、2位新疆特培學員和1位內蒙古特培學員來院學習,就他們今后一年的學習和工作,李金祥提出了3點希望,一是注重拓寬知識面,提高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參與相關研究課題、項目,努力提高把握科研發展趨勢的能力,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學術技術水平,為將來返回工作崗位承擔更多、更重的科研任務奠定基礎。二是積極參加院、所學術活動,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在參與國際會議、學術研討會以及科技咨詢等大型科技活動的過程中,與各學科領域的高級專家加強溝通,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學術交流,提高學術見解。三是結合地方實際,利用全院優勢,積極為區域經濟發展獻計獻策。充分利用全院科技信息、實驗平臺及人才資源,將先進的科技理念、科技成果與西部地區農業發展需要和實際相結合,開展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科學研究,為西部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指出,中組部、人社部、農業部、中國農科院等各級部門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在政治上關心、在學習上鼓勵、在工作上支持、在生活上照顧,為訪問學者的學習研修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他希望學員要克服孤獨感、陌生感、生疏感等各種困難,盡快完成從科研人員和部門領導到學員的轉變;從工作狀態到工作、學習狀態的轉變;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的轉變,適應新環境,做到求真務實,潛心學習,并嚴格遵守紀律,加強自我管理。要求各方要齊心協力,從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管理服務、改善研修條件入手,共同將“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和少數民族特培學員培養打造成精品人才項目。
飼料研究所刁其玉研究員與廣西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書記陳振東分別代表培養導師和訪問學者作了發言,與會領導為培養導師頒發了聘書。院屬單位有關專家分別圍繞迎接轉基因時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架構與管理方式、農業科技信息的檢索和利用等內容作了專題講座。研修班組織學員參觀考察了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國家農業科技展示園,并開展了拓展訓練活動。
學員們一致表示,通過培訓活動,不僅親身體驗了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能力提升對農業快速發展產生的巨大推動作用,還深刻感受到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觀念、新思路和新成果,進一步增進了感情,增強了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
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院屬研究所人事部門負責同志,部分培養導師、訪問學者、特培學員近60人參加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