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 探索新時代我院基層黨組織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
11月20-2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上海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暨“兩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究推進新時代中國農科院基層黨組織建設。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出席會議并講話。院紀檢組組長李杰人作工作報告。
陳萌山強調,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基本方略,將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中國農科院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學習、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充分認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充分認識“保持支部班子穩定”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實現黨的基層組織全覆蓋、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的重要性,充分認識“黨支部新七項職責”的重要性,在中國農科院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筑牢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陳萌山指出,要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增強做好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探索打通基層黨組織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全面推進基層支部建設。要切實發揮黨支部的主體作用和基本功能,把支部建設成為黨員成長的“大熔爐”、關愛黨員的大家庭、凝聚黨員群眾的“吸鐵石”和激活創新的“動力源”。在支部設置上,除了繼續堅持“建在創新團隊上”,還要堅持“支部建在業務考核的單元上”這一標準,做到科研工作開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在黨員學習教育上,要堅持在學習形式上的創新,在組織生活形式上的創新,在服務“三農”上創新。在黨員監督管理上,要以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制度為基礎,保證次數,更要注重質量;以開好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為關鍵,有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以發展黨員和管理黨員為重點,保證支部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在服務群眾上,要善于團結普通職工,要服務廣大基層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在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上,要通過明確自身建設的目標來激發廣大黨員比學趕超的意識,鼓勵黨員個人在農業科技創新的征程中、在推動中國農科院實現跨越發展的斗爭中建功立業、勇創新功。在培養樹立典型上,要善于發現、培養先進典型,也要用于宣傳和樹立典型。
陳萌山強調,支部書記是一份非常鍛煉人、非常光榮、非常重要的工作。支部書記要著力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提升學習本領、組織本領和服務本領,努力成為支部的排頭兵、教導員和黨員、群眾的貼心人。各研究所黨委要激勵和幫助支部書記做好工作,常督促指導,多宣傳典型,營造關心支部、重視支部的氛圍,在“給時間、給陣地、給經費”上發力,要重視支部書記隊伍建設,將支部書記的培養、鍛煉和任用作為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到本單位干部人才工作計劃和方案中,積極培養支部書記,大膽鍛煉支部書記,大膽啟用支部書記。
陳萌山從廉潔從政角度,對全院所局級領導干部提出要做到“一個切實”“三個帶頭”“三個提高”。“一個切實”,即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三個帶頭”,即帶頭加強學習,帶頭執行制度,帶頭開展警示;“三個提高”,即提高戰略謀劃能力,提高管理創新水平,提高推動落實本領。他要求,全院各級黨組織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總書記“三個面向、兩個一流、一個整體躍升”的重托,牢記“農業科研國家隊、創新排頭兵、改革智囊團”的使命,砥礪前行,在夯實支部建設,促進農業科技創新的征程中創造新氣象、創造新作為。
李杰人總結了過去一年院“兩研會”在加強理論武裝、開展課題研究、論文評選表彰等方面開展的工作情況,部署了2018年黨建研究工作。他指出,黨建研究是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改進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的重要措施,全院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提升對黨建研究工作的認識,進一步聚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農業科研院所意識形態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研究主題,不斷通過創新增強研究成果的轉化,為推動中國農科院率先建成“兩個一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期間,全體代表在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革命紀念館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 追尋紅船初心”主題學習活動,陳萌山在南湖帶領大家重溫入黨誓詞。會議增補了“兩研會”副會長和秘書長,表彰了2016年度領導干部優秀論文和2017年度“兩研會”優秀論文,進行了分組研討交流。會議還邀請上海市委黨校楊俊教授作了十九大精神專題輔導報告。
院屬各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紀檢組織主要負責人和黨辦主任共計140余人參加了會議。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