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精神,堅持生態優先,探索構建內蒙古自治區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民盟內蒙古區委主委董恒宇帶隊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開展特色產業發展專題調研。
調研組一行實地考察了草原所沙爾沁農牧交錯區長期科研基地,并對國家種質多年生牧草圃、羊草種質資源圃等功能試驗區和科技成果進行了深入調研。隨后調研組與草原研究所領導班子、團隊首席和中層干部代表等進行了座談。
座談會上,調研組聽取了所長金軻針對研究所基本情況、學科建設、機構與科研隊伍調整、成果產出、科技扶貧等方面的全面匯報和5位創新團隊首席的重點匯報,并就如何加快發展草牧業特色產業,引領內蒙農牧業轉型升級等主題與參會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董恒宇指出,草原所長期從事草原生態和草牧業科技創新,對加快內蒙草原生態建設、草牧業發展和牧區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必須給予高度肯定。董恒宇要求草原所要做好3篇文章:一是做好草原所作為中央級駐自治區科研單位的大文章。要加強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理解和貫徹落實,提高政治意識,把握政策方向,深化思想認識,增強行動自覺,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全面提高科技供給和支撐服務能力,強有力支撐內蒙古開展國家北方生態安全屏障試驗區建設。二是要做好支撐發展特色產業,助力穩定脫貧和鄉村振興的大文章。要研判加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新形勢下的新使命新任務,主動擔當,集思廣益,研究提出應對生態優先,推動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新戰略新模式,打造通過加快發展草牧業等特色主導產業,引領支撐牧區振興的典型樣板。三是要做好引領草原生態保護和草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文章。要面向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主戰場,深入剖析內蒙古草原生態保護現狀與問題,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集成一批生態自然修復模式,創設一批生態質量評估和草牧業綠色發展標準,研究提出符合中國特色、內蒙實際的草原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重大工程和政策建議,為加快推進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和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常委、農牧委員會主任吳平,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院長路戰遠,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召明,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蓋志毅,內蒙古自治區政協辦公廳、政協農牧委辦公室有關人員陪同調研。草原所副所長李志勇、林克劍及創新團隊首席、中層干部代表參加了調研活動。(通訊員 烏蘭巴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