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科技優勢 助推西藏農牧業跨越發展
日前,在剛剛閉幕的全國農業科技援藏會議上,中國農業科學院總結交流了“十二五”以來科技援藏的工作成效。據介紹,“十二五”以來,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援藏工作整體戰略部署和農業部有關援藏工作具體安排,中國農科院充分發揮科技、人才、成果等優勢,不斷加大科技援藏工作力度,在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為西藏農牧業的跨越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領導高度重視,構建了援藏工作機制
中國農科院領導高度重視援藏工作。李家洋院長、陳萌山書記以及有關院領導多次帶領專家赴西藏調研,部署和推進援藏工作。建立了分管院領導負責、主管部門協調、專業研究所具體實施的院所聯動機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為了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質合作,實現精準幫扶,中國農科院派出多批科技人員深入西藏實地調研,了解當地農牧業生產發展現狀和技術需求,整合雙方的優勢資源,不斷拓展合作研究領域,將技術支持責任落實到具體研究所和專家團隊,實現了研究所、專家團隊、合作項目一一對接。院屬各單位制定了鼓勵科技人員參與援藏工作的政策,積極引導和支持他們深入西藏農牧業生產一線,開展科技服務。
二、開展協同創新,帶動西藏科技實力提升
通過與西藏有關科研單位聯合承擔科技項目,開展協同創新,增強了西藏科技創新能力和西藏農牧業發展的后勁,援藏工作實現了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蔬菜所通過實施跨越計劃項目,為西藏制定了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建立了西藏高原保護地18種蔬菜的無公害生產技術規范。作科所與西藏農科院合作開展了青稞新品種選育與生產技術集成示范,對重要品種進行了基因組測序。環發所與那曲地區有關單位共同實施了科技支撐計劃“藏北生態屏障區適應氣候變化技術示范”專題,為藏北地區生態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與西藏農科院共同實施了植物工廠霧培關鍵技術及其控制系統研究與示范,對蔬菜立體栽培、溫室環境控制技術進行了研究與示范。此外,中國農科院還委托西藏農科院承擔了尼伯爾、錫金和不丹作物資源考察與收集的國際合作項目,促進了西藏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三、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示范,解決生產實際問題
為了提高科技對西藏農牧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充分發揮中國農科院的科技優勢,中國農科院與西藏有關單位合作實施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轉化類項目,并開展了科技示范工作,為現代農牧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蔬菜所與西藏合作示范推廣40多個蔬菜優良品種,搜集、整理和鑒定了西藏大白菜種質資源;通過與西藏有關部門聯合實施農業部優勢農產品重大技術推廣項目,提高馬鈴薯單產20%,推動了全區馬鈴薯產業的發展與升級。沼氣所在西藏有關地區開展戶用沼氣發酵復合菌劑示范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草原研究所在日喀則和山南示范種植燕麥和箭舌豌豆等牧草新品種1700余畝,對當地技術員和農戶進行了全程技術指導,并開展了高寒草原放牧試驗示范,為藏北放牧管理提供科學依據。蘭州牧藥所在西藏引進和推廣了牦牛新品種,促進了西藏牦牛產業的發展。
四、共建科技平臺,構建創新與示范基地
“十二五”期間,中國農科院協助西藏立項建設了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新科學觀測實驗站、拉薩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實驗站、青藏高原果樹科學觀測實驗站等科技平臺。幫助西藏自治區爭取到大宗蔬菜、油菜、馬鈴薯和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四個試驗站,每個試驗站每年有50萬元經費支持。果樹研究所在林芝建立了葡萄示范基地。蔬菜所幫助西藏農科院組建了組培室,提供了馬鈴薯脫毒品種。信息所與西藏農科院共建了西藏農業信息研究中心,援建了數字圖書館系統,提升了科技信息獲取與傳播能力。
五、聯合培養科技人才,增強西藏農牧業發展后勁
中國農科院與西藏簽署了共同培養西藏農牧科技人才,每年為西藏培養20名以上專業、管理和科技支撐人員,同時每年在拉薩舉辦一期50人的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和區縣級科技管理人員培訓班。先后派出生態、遙感、沼氣、植保專家到西藏開展技術服務和培訓,為西藏培訓技術人員300多名。先后接收三批25名來自西藏不同地區的技術和管理干部到中國農科院有關研究所進修培訓,有效提高了學員的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另外,在西藏建立了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分院,開辦了專業碩士班,還幫助西藏農科院申請了自治區首個博士后流動站。培養“西部之光”學者25名。
六、選派優秀干部到西藏掛職,發揮了橋梁與紐帶作用
2005年以來,中國農科院先后選派了李寶海、孫日飛、張繼瑜、張燕卿、曹永生等所級領導掛任西藏農科院副院長,對援藏工作和推進兩院之間的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李寶海同志從掛職到任職,工作兢兢業業,為西藏農牧科學事業謀發展、做貢獻;孫日飛被自治區科技廳聘為園藝育種首席科學家;張燕卿促進了西藏與內地的科技合作,被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評為優秀援藏干部。曹永生目前仍在掛職崗位上工作,有效推動了自治區農科院的學科建設、平臺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工作,被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評為第七批優秀援藏干部,并被聘為第三屆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其他同志也在工作崗位上做出了顯著成績,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贊揚。
“十三五”期間,中國農科院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農業部的援藏工作部署,緊緊圍繞西藏自治區農牧業實現“三個百萬噸”、“八個百千萬”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目標任務,繼續加大科技援藏工作力度,推動援藏工作再上新臺階。(通訊員 盧迪)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