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京津冀經濟圈的科技經濟一體化進程,促進環京南部地區生態奶業產業發展,創建科技先導、綠色健康、和諧高效、輻射帶動性強的現代農業大示范區,整體提升京津冀現代農業特別是奶業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改善居民膳食結構,支持北京綠色奧運,支持首都地區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我們致力于發展質量型、生態型、標準化奶業的同仁,齊聚廊坊,共商建設環京南部地區生態奶業產業區方略。本著“發展綠色健康奶業、推進區域合作共贏”的宗旨,依靠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力促京津冀地區政府、專家和企業界的合作,我們共同倡議:
1、加強區域聯合,建立區域產業發展合作機制。環京南部地區生態奶業區是跨行政區的產業發展區,在產業區內要建立不以行政區域劃分為界限的區域產業發展合作機制,形成區域聯合體,按照現代產業發展要素,整體規劃和布局奶業產業鏈條,合理布置資源,實現技術、資源、信息共享,整體提升區域奶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建立區域奶業發展聯系機制,在有關市(區)建立環京南奶業發展推進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形成區域聯合推進委員會,負責和確保建設和發展工作的順利實施。
2、加強產業聯合,建立現代奶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進一步完善奶業整個產業鏈條的產業化聯合,建立產前、產中、產后及環境保護一條龍的奶業產業鏈,創立現代化、標準化、多樣化的環京南優質奶品牌,以集團企業為龍頭,加強企業、基地、農戶的緊密聯合,推進以產地環境建設、生產過程標準化控制、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為主線的奶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建設工程,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企業贏利、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共贏目標。
3、加強科技合作,提升區域奶業關鍵技術創新能力。京津冀地區奶業科技資源雄厚、優勢突出,要進一步加強合作、整合、集成,按照區域特色,圍繞奶業發展的種、料、養、加、銷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開展聯合攻關和示范集成,不斷提高奶業科技進步貢獻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牽頭,聯合區內外科研院所的研發力量,成立區域奶業研發中心,構建區域性奶業科技創新合作體系和技術推廣協作網,提升區域奶業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產業化水平。
4、加強組織實施,積極推進四大行動。(1)標準化品牌行動。農業標準化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基礎和保障手段。要推進環京南奶業發展,必須加快完善優質奶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強對生產環境、投入品、生產過程的全過程標準化控制,實施標準化技術集成示范,從技術和管理不同層面提高奶業生產質量和水平。根據區域特色和奶業發展現狀,產業區內實施分階段的奶牛養殖技術改進和奶產品質量改進計劃,根據奶產品質量檢測標準,逐步提高區域奶產品質量,打造區域優質知名品牌,提高區域奶業整體競爭力。(2)優質飼草基地和奶牛養殖基地配套建設行動。配套建立優質飼草飼料基地和奶牛養殖基地是發展質量型、效益型奶業的關鍵環節。要加強奶牛遺傳群體改良,提高良種覆蓋率,推進標準化養殖。要合理利用資源,調整種植結構,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的草地農業,合理配置奶牛精、粗飼料,改善目前奶牛飼料配置不科學的現狀,讓優質牧草和高產奶牛很好地耦合起來,促進奶業的真正轉型。(3)產地環境建設行動。以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兼顧的理念發展奶業,對奶業生產各個環節的水、土、氣的污染進行綜合防控,建立和擴大無污染、無殘留奶產品生產基地,創建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品牌,按照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的發展理念,將奶牛排泄物科學轉化為可利用資源,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4)奶產品多樣化生產發展行動。環京南奶業產業區要以發展優質奶產品為主,同時實施奶產品生產發展多樣化戰略,開發研制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奶產品,滿足市場不同需求,形成優質優價生產和銷售體系,提高奶產品質量及奶業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希望,全社會各方面有志于奶業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人士,抓住機遇,加強聯合,攜手共進,為環京南奶業以及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〇〇七年六月五日
倡議書簽字代表名單
盧良恕 張子儀 任繼周 雷茂良 張 沅
陸文龍 王海波 王金洛 傅潤亭 劉肇清
侯向陽 時建忠 楊志強 王育青 王加啟
呂福旭 鄭紅維 汪 明 呂加平 王濟民
丁伯良 王瑞久 張國偉 邢培林 李建國
馬吉飛 汪寶國 王書云 黃文明 王振友
綦艷波 張春燕 楊銳樂 孫啟忠 梅仕能
李學忠 劉建方 周桂秋 楊殿俠 馬通海
王喜來 王祖昌 付衛田 劉忠寬 董文奇
王 崑 吳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