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召開了2012年度工作總結匯報會。所長戴小楓代表所領導班子全面總結了2012年的工作,各部門詳細匯報了2012年的工作進展和取得的成績,130余位職工認真進行年度述職。戴小楓等所領導對每位員工逐一做了點評,充分肯定了大家在2012年所取得的成績,結合明年的重點工作和研究所的發展戰略目標,為每位員工指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整個工作總結匯報會歷時一周,內容充實,富有成效。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年終總結匯報和所領導針對性點評,梳理了工作、總結了成績、認識了不足、找到了思路、明確了目標、堅定了信心。
2012年是加工所團結一心、攻堅克難、整體突破的一年,也是徹底改變面貌、穩步走向跨越式發展極為關鍵的戰略轉折年。在全所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圓滿完成了既定目標。一是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在科研立項方面,2012年新增科研立項92項,新增合同經費1.03億元,留所經費6838萬元,與2011年相比實現翻番;973計劃、基礎性工作專項等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立項實現歷史性突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實現倍增,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創歷史新高;在科研產出方面,獲獎勵8項,發表研究論文133篇,其中科學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收錄32篇,申請專利6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23項。二是產業開發工作取得新突破,所辦公司平穩起步,產品開發邁上新臺階;所企合作實現新跨越,新簽橫向合作合同16個,合同金額達8086萬元,到賬經費836萬元,與2011年相比實現翻番,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科技開發收入所占比例大幅提升。三是人才與團隊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成功引進1名回國定居專家,填補了傳統食品與裝備領域的學科空白,引進5名海外留學人員,接收應屆畢業生19名,進一步優化了人才隊伍結構;毒素真菌病害研究團隊入選2012年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現代院所建設選人用人機制、薪酬激勵機制和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探索取得新成效。四是國內國際交流與協作邁上新臺階,在科研協作方面,依托院農產品加工綜合研究中心,成立院農產品加工戰略研究中心和中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會,與湖北、河南等省院簽署學科共建協議;在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實施“四個一”工程(出訪代表團必須協議引進一個高端人才,簽署一項合作協議,共建一個聯合實驗室,舉辦一次國際會議),新建國際合作平臺4個,主辦國際會議2次,獲得2014年國際真菌毒素大會主辦權。五是基礎條件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糧油加工綜合利用技術集成實驗室(基地)建設項目實現了當年謀劃、當年申請、當年立項;國家航天育種誘變改良中心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六是黨建與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實施“基層組織建設年”、“創新文化建設年”活動,凝聚形成了新時期加工所精神,用先進的文化理念凝聚共識、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創先爭優”和精神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具有加工所特色,取得實效,榮獲院第六屆職工運動會“精神文明獎”;狠抓安全生產,榮獲2011年度北京市消防工作先進單位;做好黨風廉政工作,堅決查處違紀事件,清理非法侵占國有資產行為,妥善處理一批歷史遺留勞資糾紛,營造了安全和諧、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戴小楓要求全所職工要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現代院所建設為契機和主線,緊緊抓住中國農科院啟動實施“創新工程”和“通州院區”建設工程等難得的歷史機遇,以鐵人王進喜的艱苦創業精神、勇于爭先的亮劍精神、舍我其誰的國家隊意識,以人才引進與培養、科研立項、重大成果培育、產業開發、平臺建設為工作重點,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再接再厲,為實現李家洋院長為加工所提出的“三年大變樣、五到十年國際一流”的宏偉目標再立新功、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