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非洲和亞洲資源貧瘠地區培育綠色超級稻”國際合作項目(簡稱“綠色超級稻項目”)亞洲地區啟動會于2009年3月23-24日在海南三亞隆重舉行。我院翟虎渠院長、唐華俊副院長、院國際合作局張陸彪局長、農業部科教司路亞洲副處長、項目首席科學家黎志康博士、蓋茨基金會項目負責人David Bergvinson博士等出席了會議開幕式并致辭。國內外項目參加單位的百余名代表以及國內6家媒體的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唐華俊副院長主持了會議開幕式。
翟虎渠院長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中國和全球農業發展面臨著保障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雙重壓力,世界人口將于2050年達到91億,提高糧食產量成為解決急速增長人口吃飯問題的當務之急和惟一選擇。“綠色超級稻”項目的順利實施,將大大提高我國、亞洲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水稻生產能力,從而改善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幫助這些國家的農民減貧,為全球糧食危機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該項目的另一個意義在于,符合我國一貫倡導的與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的方針以及通過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和“中非峰會”啟動的援非策略,意義非常重大。翟院長代表我院和項目參加單位向蓋茨基金會的資助表示感謝,對項目組成員表示祝賀。
蓋茨基金會項目官員David Bergvinson博士在開幕致詞中表示,中國在水稻育種領域享譽全球,中國農業科學院是中國農業科研單位的優秀代表。他希望通過本次合作,將中國在解決貧困,尤其是在提高水稻生產力方面的經驗傳授給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障糧食和食品安全做貢獻。Bergvinson博士同時感謝中國農業部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對項目的大力支持,感謝項目團隊的通力合作。
路亞洲副處長、黎志康博士分別代表農業部和項目組在大會開幕式上講話。
“綠色超級稻”國際合作項目由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助,總經費約1800萬美元。無論從項目經費總額還是參加單位的數量上,該項目都堪稱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國際農業科技合作項目。項目總體目標是在8個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和7個非洲國家培育一批優良水稻品種,并進行示范和推廣,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水稻產量增加20%,至少2000萬稻農將獲益于這個大型國際合作項目。
我院是該項目的牽頭單位,作物科學研究所的黎志康博士為項目負責人。國內參加單位包括華中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北京國家生命科學研究所、上海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參加全國水稻分子育種協作網的10多個省級農業科學院的水稻育種單位等。國外參加單位包括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非洲水稻中心(WARDA)以及多個非洲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業研究單位。
會前,翟虎渠院長親切會見了David Bergvinson博士及項目參加單位的國內外代表。翟虎渠院長、唐華俊副院長、路亞洲副處長、黎志康博士等還應邀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綠色超級稻項目”啟動會在海南三亞隆重舉行
翟虎渠院長在“綠色超級稻項目”啟動會上致歡迎詞
唐華俊副院長主持“綠色超級稻項目”啟動會
翟虎渠院長會見蓋茨基金會項目官員David Bergvinson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