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5日,由我院國際合作局、核農學研究中心以及中國原子能農學會共同舉辦的“核農學國際合作戰略高層研討會”在中苑賓館召開。會議旨在分析和討論我國核農學學科發展及國際合作現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核農學的發展。
我院副院長兼中國農科院核農學研究中心理事長劉旭、國家原子能機構國際合作司楊大助司長和龍茂雄主任、農業部國際合作司葉安平調研員、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張健處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張英蘭處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國際合作司梁沈平先生出席研討會并致詞。來自國內13個核農學相關科研單位的25名領導及專家參加了會議。
劉旭副院長在開幕詞中首先指出了組織本次會議的目的和意義,同時,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我院核農學研究的概況以及為加強這一學科領域的作用而在我院設立的“IAEA/RCA核農學協調辦公室”和“中國農科院核農學研究中心”兩個機構的職能。劉旭副院長還對核農學領域加強國際合作、繼續保持我國核農學在國際上的地位提出了希望。楊大助司長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我國在核技術和平利用方面開展國際合作活動的總體構想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農學領域的中期戰略目標,并著重介紹了通過國家原子能機構申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及其他雙邊國際合作項目的渠道。農業部、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和外專局國際合作部門的有關領導分別介紹了各自部門近期在農業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規劃、國際合作項目的類型和申請方式等。
研討會上,參會專家分輻射育種、同位素示蹤、輻照加工等不同專題做了會議發言和討論。參會代表在肯定本領域科研成就和優勢的同時,重點在學科發展方向、國際合作的作用、方式、渠道和平臺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和意見。與會專家在以下幾方面達成了共識:核農學作為傳統學科,應增加內涵、拓展外延;整合國內外兩種資源,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國內相關部委提供的國際合作渠道,引進國外智力和技術;結合我國的外交政策和農業科技“走出去”戰略,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援助。
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貢錫鋒致閉幕詞,院核農學研究中心秘書長、農產品加工所副所長王志東做主題發言。
劉旭副院長致開幕詞
國家原子能機構國際合作司楊大助司長講話
與會專家就核農學國際合作發展戰略展開研討
與會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