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由我院信息所主辦,湯森路透集團協辦的“國家農業圖書館Web of Science開通儀式” 在院學術報告廳舉行。副院長劉旭、院辦公室主任劉繼芳、科技局局長王小虎、財務局局長史志國,信息所所長許世衛、副書記劉俐、副所長孟憲學、副所長駱建忠,湯森路透集團中國區總裁劉煜、湯森路透集團亞太區產品管理總監尼克•斯蒂普(Nick Stipp),我院各所科研人員及研究生近200人參加了開通儀式。儀式由孟憲學主持。
Web of Science是湯森路透集團開發的大型綜合性、多學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數據庫,包括3大引文數據庫——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簡稱SSCI)和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簡稱A&HCI))和兩個化學信息事實型數據庫,以及科學引文檢索擴展版、科技會議文獻引文索引和社會科學以及人文科學會議文獻引文索引3個引文數據庫。
劉旭代表院黨組對SCI數據庫的開通表示祝賀。他說,此次SCI數據庫的開通,得到了財政部、農業部的大力支持,受到了“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修繕購置專項”資金支持,充分體現了國家對農業科研工作的關懷。SCI數據庫是全球公認的權威科技文獻索引工具和引文索引數據庫,它的開通,不僅為我院廣大科研人員和研究生檢索、發現、跟蹤農業前沿科技,尋求科研合作伙伴,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等方面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知識平臺,也將有效推進我院農業信息情報工作,為全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發揮積極作用。
劉旭充分肯定了信息所在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要切實提升我院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對國外數據庫的利用水平。應建立中國農科院、圖書館、研究所聯合的,面向科研一線的用戶培訓和信息服務模式。科研人員和研究生要堅持嚴謹的學術態度,充分利用國家農業圖書館引進的國外數據庫,全面掌握全球農業科技發展的動態,使這些優秀國外數據庫在科研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二是要切實加強數字資源建設,提升網絡化服務能力。把數字文獻資源建設作為先導性、基礎性的戰略工程,盡快研究建立后續維護投入的長效機制,堅持加大數字文獻資源引進與盤活自有知識產權和特色資源相結合,努力推進數據庫“共建共享”平臺建設,全面提升數字文獻資源保障水平。
劉煜希望Web of Science 的開通將幫助中國農科院的研究人員了解、分析、把握世界科技的歷史、發展和動態,不斷創新與發展,為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劉俐簡要介紹了國家農業圖書館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她說,截止到2010年12月,圖書館購置國內外網絡數據庫40余種,涵蓋了中文全文期刊8000余種、外文全文期刊4000余種、外文文摘/目錄信息3000萬條、中外文全文學位論文100余萬篇。網絡數據庫的服務范圍已從我院京內各所延伸至京外18個直屬研究所。全院32個直屬機構通過國家農業圖書館服務平臺或購置的數據庫資源平臺全文下載量超過285萬篇/年(2010年)。SCI數據庫的開通,是修購專項資金發揮“改善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的科研基礎條件、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作用的重大成果,是國家農業圖書館提升服務能力的重要標志。劉俐表示,信息所將以SCI數據庫開通為契機,憑借國家農業圖書館新館即將建成的東風,秉承“服務為先、用戶至上”的宗旨,不負支撐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的歷史使命,進一步加強文獻資源建設,提升網絡信息服務水平與能力,建立文獻信息保障與服務長效機制,努力為我院科研創新、人才培養作出應有的貢獻。
斯蒂普向信息所贈送了Web of Science開通紀念銘盤。與會領導和專家共同啟動數據庫運行裝置,標志著SCI數據庫正式在我院落戶。
開通儀式結束后,湯森路透集團培訓專家做了題為《一流的科技信息推動一流的科學研究》的專題講座,借助豐富的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如何利用Web of Science這一數字平臺解決科研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科研人員與研究生對平臺的利用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與熱情,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進行了現場咨詢,并分享了使用SCI數據庫的經驗,為今后“SCI 數據庫”在全院迅速推廣使用營造了良好氛圍。(續玉紅)
開通儀式現場
劉旭致辭
贈送開通紀念銘盤
啟動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