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召開第五次浙江農業科技大會,表彰了一批長期奮戰在一線,為全省“三農”工作和浙江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的先進典型。其中全省共有9人被授予“浙江省農業科技突出貢獻者”稱號,中國水稻研究所唐紹清研究員榮列其中,并作為獲獎代表受到了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省長鄭柵潔等領導的接見。水稻所張光恒、陳惠哲和童漢華等3位專家被授予“浙江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會上,水稻所所長胡培松院士作交流發言。
唐紹清研究員長期從事水稻遺傳育種研究,主持承擔育成優質專用水稻品種30余個,累計推廣面積達1.7億畝,創造經濟社會效益80億元。其中“超高產專用早稻中嘉早17的選育與應用”成果,攻克了早稻難創高產的技術難題,解決了米粉加工專用糧原料短缺的問題,實現了早稻多用途化。先后獲國家科技獎3項、發明獎1項。
張光恒研究員長期從事水稻株型遺傳調控網絡和分子設計育種相關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10余項,獲國家科技獎1項及省部級獎2項,在國內外知名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60余篇,獲發明專利10余項。
陳惠哲研究員長期從事水稻綠色高效栽培技術與機理研究。他帶領團隊針對我國稻作技術轉型需求,研發水稻機械化種植及配套高產栽培技術10余項,獲國家科技獎1項及省部級獎10余項,獲發明專利20余項,制定省部級農業標準5項。
童漢華研究員長期從事三系雜交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工作。利用Basmati優質資源選育出30多個優質與高產兼顧的中浙優、華浙優系列組合,成果年推廣面積在400萬畝左右,累計推廣面積超1億畝。獲國家科技獎1項及省級獎2項。
浙江省農業科技突出貢獻者和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由浙江省政府于2001年起開始頒授,每5年評審一次。至今,水稻所有5人被授予“浙江省農業科技突出貢獻者”稱號,11人12次被授予“浙江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通訊員 陳鎏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