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以史為鏡 銘記清廉
——牧醫所組織參觀“明鏡昭廉”明代反貪尚廉歷史文化園
發布時間:2021-05-10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作者:王丹莉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工作要求,強化黨員干部廉潔從政、從業意識,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紀委組織副處以上領導干部、團隊首席和紀檢干部赴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明鏡昭廉”明代反貪尚廉歷史文化園開展教育活動,從明代相關正、反面典型教材中汲取經驗教訓,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
牧醫所紀委首先以“領導干部要習慣在監督下工作生活”為題進行了集體廉政談話,從監督的典型案例、重點領域、制度安排及正確認識對待監督以及習慣在監督下工作生活等五個方面闡述了監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談話指出,監督是對領導干部的約束,更是對領導干部的關愛,要深刻認識“嚴是愛、松是害”的道理,正確認識和對待監督,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要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參觀學習中,大家詳細了解了明代如何運用回避制度、監察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反腐律法等建立反貪體系,促進官員清廉從政;學習了海瑞、夏原吉、于謙等明代清官的反貪尚廉史事,深刻理解了“清慎勤、廉生威、公生明”的實際內涵;通過郭桓案、劉觀案、嚴嵩父子貪污事例的剖析,以案為鑒,接受了警示教育。
參加活動的黨員干部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不僅使大家對中國古代廉政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也促進大家以史為鏡、警鐘長鳴,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強化遵規守紀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為研究所快速發展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通訊員 付松川)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