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業部
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將科普教育納入了工作內容,主動承擔起社會教育責任,積極申報天津市科普教育或環境教育基地。為充分發揮研究所公益性科研單位的特色優勢,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履行環境教育的社會公益職責。4月6日,環保所團委在天津市梅江中學的50余名師生中開展了科普教育活動。
活動中,環保所工作人員向師生們簡要介紹了研究所發展歷程和研究領域,并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土壤重金屬鈍化劑、重金屬低積累品種及其篩選、農村污水處理和沼氣發酵、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成分檢測、環境影響評價、轉基因成分鑒定和外來入侵生物防治等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專業術語和研究內容。學生們一邊認真聽講,一邊認真記錄,并向工作人員詳細了解相關內容,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師生們還參觀了農業部產地環境質量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環境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天津)、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生態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天津)、資源再生研究實驗室以及畜禽糞便沼氣發酵室外實驗室。實驗室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轉基因成分檢測、污水成分的測定、農產品成分檢測和沼氣發酵的工作流程,介紹了氣質連用等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
梅江中學是天津市河西區的重點中學,歷來重視學生的科普教育。此次活動為環保所組織開展中小學生環境保護科普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經驗。環保所也將進一步打造現代化科研院所,加強創新文化建設,積極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公益活動,做好農業環境保護的科普教育和宣傳。(通訊員 姚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