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牽頭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和越南等5國的植保相關科研機構,開展了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工作,旨在深入推進“瀾滄江-湄公河流域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合作平臺的創建”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項目的實施。
植保所組織5個團隊分別出訪緬甸農牧水利部、越南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柬埔寨農林牧漁業部、老撾農業與林業部、泰國農業部。各國對植保所代表團表示熱烈歡迎,并對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項目執行情況及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各自在農業發展特色、農業生產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及其在綠色防控技術方面的迫切需求。本次培訓植保所共有24位專家出訪,期間進行了專題匯報,內容涉及作物病害免疫誘抗技術、天敵昆蟲保護與利用技術、麥類作物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玉米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水稻害蟲生物防治技術、蔬菜病害生物防治技術及農藥使用新技術及風險管理等。代表團還對當地的主要作物、蔬菜、特色農產品等栽培生產情況、病蟲害流行與發生情況、農藥使用及病蟲害防治情況等進行了田間調查。
外國專家表示,此次出訪,植保所代表團完成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項目的綠色防控技術培訓任務,認真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了植保所和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越南5國在植物保護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5國農業安全生產和綠色防控技術的發展,對提高流域各國糧食產量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緬甸、柬埔寨、老撾、泰國、越南農業與林業部、植物保護中心和農業局、植物保護相關科研機構及農業大學,共計1000余名農業領域的領導、專家、農技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通訊員 劉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