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全國為之牽動,數千名醫護人員直面危險,上演了最美逆行,詮釋了新時代最可愛人的英雄精神!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單胃動物飼料創新團隊70余人時刻關注疫情進展,嚴格執行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及飼料所的相關規定,恪盡職守、科學防護、保障安全、居家不停工,有序推進各項工作進行。維護試驗基地,為隨時開展的研究工作做好準備;積極與合作企業聯絡,預約簽訂研究項目,指導養殖企業應對飼料短缺、飼養管理松懈等次生危害;同時與合作養殖場一起為一線抗疫人員捐贈雞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綿薄之力。
積極防控 堅定戰“疫”信心
危機時刻,信心比黃金重要。團隊資深專家和首席持續跟蹤研判疫情和輿情,正面引導,給團隊成員樹立黨和國家有能力戰勝疫情的信心,并在團隊和研究生微信群中積極分享防護新冠病毒的科學知識和有效措施,維護自身和家人健康。
關鍵階段,居家比出行重要。在武漢開始封城之際,團隊首席武書庚研究員敏銳地意識到疫情嚴重性,果斷退掉春節回老家的火車票,并要求留學生取消春節去廣州的安排,留守北京,并為其提供足量防護物資,囑托其做好防護,安心撰寫論文。
居家期間,報平安比工作重要。團隊積極響應、認真配合院、所規定,及時報送和轉發關于疫情的各種安排,認真落實,做到每天匯報團隊科研人員、基地工作人員和研究生情況,管理工作落實到每一位同志。正月十六以后,未返崗的博士后和研究生每天八點半線上打卡,報告健康情況。
堅守基地 確保試驗不間斷
涿州基地。因為蛋雞養殖的特殊性,為保持試驗的延續性和快速反應,需要時刻堅守養殖崗位。馬友彪同學指揮基地疫情防控期間的有序生產,打掃養殖間、撿雞蛋、清理雞糞,每天消毒場內各區域。自備高壓沖洗消毒機、車輛,為養殖場外圍及所在翟家莊街道進行消毒,用實際行動為聯防聯控做貢獻。
廊坊基地。這是該團隊的新建基地,受2019年非洲豬瘟的影響,直到去年底才引進了第一批試驗用豬。春節前夕,學生們都已回家了,李習龍博士春節前就駐扎在豬場直到現在,喂豬、打掃豬場、反復消毒。目前,預期試驗進展非常順利!
南口基地。邢彥朋等研究助理得知南口基地人員不足,在研究所統一指揮下參與疫情防控期間基地安全維護,消毒打掃雞舍、實驗室、準備室等;科研助理陳桂蘭主動請纓到南口基地協助試驗采樣,確保試驗數據萬無一失,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順利完成2項動物試驗。
遵化基地。實驗員張舒文因疫情防控需要,春節期間獨自一人留守遵化,承擔養殖試驗任務,在保障自身防疫安全的條件下,完成了3000只肉雞的養殖試驗,確保試驗基地的正常運轉。
居家辦公 防控不停工
居家辦公期間,團隊首席武書庚研究員凝練團隊研究方向,深入思考團隊的工作計劃,梳理年度工作重點和任務,及時傳達各級管理部門及研究所疫情防控精神,讓大家逐漸適應了居家辦公這種工作模式,采用郵件、電話、微信等方式解決問題。目前各項科學研究、項目申請、橫向合作等有條不紊地推進,一絲不茍地落實著團隊的年度計劃和任務。同時,在做好和完成在研課題的基礎上,為“十四五”科研工作謀劃布局,鼓勵團隊成員申報國家自然基金;拓展相關合作,與合作企業積極溝通,提出想法,獲得支持。疫情期間該團隊共落實了研究課題5項,獲得經費支持達70萬元。
在線解答 提供應急技術
在疫情防控的攻堅階段,由于物流不暢導致飼料供應斷檔,其中,磷酸氫鈣斷供對肉雞養殖企業影響情況明顯,團隊資深專家及時為福建圣農集團、廣東溫氏集團等企業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為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將調研的50余家的“養殖企業飼料企業進貨周期及庫存變化統計”及《2020新型冠狀病毒對我國畜牧業帶來的影響》提交農業農村部;針對市場石粉不足影響蛋雞的飼喂問題,為養殖戶提供調整配方的技術指導,以解燃眉之急,并呼吁石粉加工廠盡快復工,減少蛋雞行業損失。
奉獻愛心 向一線疫情防控人員捐獻雞蛋
在疫情防控期間,該團隊員工鼓勵服務的養殖場向一線抗疫人員捐獻雞蛋送去溫暖。
涿州基地主動聯系了駐地的涿州市防治新型肺炎指揮部,共捐雞蛋10000枚;該團隊技術支持的天津沃鑫澎家庭農場李永夫婦,生產具有提高機體抗氧化、免疫水平的無抗富硒雞蛋,向天津市衛健委捐獻雞蛋1000盒,用于慰問一線醫護人員;團隊服務的湖北鵬昌農產品有限公司,也積極向湖北荊門市京山縣人民醫院、仁和醫院捐贈雞蛋200件。
單胃動物飼料創新團隊全體員工時刻心系國家,踐行使命擔當,和大家一起打好這場防疫阻擊戰!(通訊員 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