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
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學及應用創新團隊參與申請的歐盟地平線2020項目“適應氣候變化和耐鹽的歐洲水稻新商業品種”(簡稱NEURICE)正式啟動。該項目將通過多方科學家的合作與交流,促進新一代測序和高通量基因型鑒定等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技術在水稻抗逆遺傳和育種中的應用,培育新型抗逆水稻品種,提高水稻的抗逆和產量水平。
據悉,NEURICE共有來自歐洲、南美洲和亞洲的13家參加單位,其他12家研究單位分別來自西班牙、意大利、法國、英國和阿根廷。該項目執行年限為4年(2016-2019),由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薩爾瓦多•努古斯(Salvador Nogues)教授主持,中方項目負責人為
作科所王建康研究員,主要承擔水稻高產和耐鹽基因定位與育種設計的研究內容。
王建康介紹,氣候變暖帶來的干旱、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土壤鹽堿化等非生物因素,嚴重威脅著水稻的生產。同時,氣候變暖使得病蟲害的爆發更為頻繁,強度不斷加大,這些生物因素也同樣制約著水稻的生產。在貢獻歐盟水稻總產量80%的兩大水稻生產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氣溫升高造成蝸牛大量繁衍,成為當地水稻生產中最嚴重的蟲害。2013年歐盟批準一項新的蝸牛危害防治措施,2500公頃土地上的試驗表明,海水漫灌對蝸牛的控制效果達到100%。這一措施雖然解決了蝸牛危害這一生物性脅迫因素,但海水處理后土壤中殘留鹽分成為另外一個影響水稻生產的非生物因素。在這種背景下,歐盟于2015年11月批準了中歐科學家共同申請的地平線2020計劃研究項目。(通訊員 衛斐)